國家重大水利項目福建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上存水庫下閘蓄水

2020年04月01日15:08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民網漳州4月1日電 3月27日,漳州上存水庫正式下閘蓄水,標志著福建省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基本建成。奔騰而下的龍津溪水一路歡歌涌向上存大壩,一個庫容達1.2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逐漸展露容顏,為閩西南協同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是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福建近十多年來第一個獲得國家批准的大型水庫項目。該工程一頭連著漳州,一頭連著廈門,由廈漳兩市合作共建而成,是閩西南協同發展的一個典范工程。工程通過攔河壩攔蓄九龍江支流龍津溪的水,跨流域調水至廈門市后溪石兜水庫,年均可向廈門市提供約2億立方米優質原水。

據了解,整個工程概算總投資約23.02億元,由上存水庫及龍津溪引水樞紐組成。上存水庫位於漳州市長泰縣枋洋鎮,正常蓄水位201米,總庫容1.23億立方米﹔橫亙在大山之間的上存水庫大壩,是目前福建省最大、運用碾壓混凝土技術建造的大壩,長338米、寬8米、最大壩高89.3米。龍津溪引水樞紐由溪口閘壩、溪口至許庄引水隧洞組成,溪口閘壩正常蓄水位70米,最大壩高21米,庫容304萬立方米﹔溪口至許庄引水隧洞洞長13.84千米。

2007年3月12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推動下,廈門、漳州兩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關於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設合作協議》,正式拉開了枋洋工程建設的序幕。廈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出資70%,長泰縣國有資產營運有限公司出資30%,共同組建福建枋洋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具體負責枋洋工程的投資、建設、運營及管理。

工程開工建設以來,福建省水利廳積極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移民征遷、用林用地報批等問題,採取省重點辦實時協調、省水利廳廳領導挂鉤指導、廳有關處室主要負責人帶領工作組現場駐點等措施,有力推進建設進度。特別是2019年底上存大壩主體完工以來,福建省水利水電工程移民發展中心容缺出具移民安置終驗意見,省水利廳容缺開展下閘蓄水驗收相關工作。3月24日,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上存水庫庫區完成清庫,移民安置終驗意見正式印發﹔次日,福建省水利廳印發下閘蓄水驗收鑒定書。

據福建省水利廳水利建設處負責人介紹,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的投入運行,實現了廈門“第二水源夢”,將有效緩解廈門市中遠期水資源供需矛盾,並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為廈門未來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空間,也將改善龍津溪中下游的灌溉條件,同時提高周邊生態環境水平和生態旅游條件。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