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藝雙馨翰墨香 耄耋畫家也戰“疫”

葉青卿 焦艷

2020年04月11日11:09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你們都在前線拼命,我畫幾幅畫算什麼?”這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心聲。

4月10日上午,一場特別的捐贈儀式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舉行。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81歲的畫家潘美英女士將自己的33幅國畫作品《魚樂圖》捐贈給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致敬協和戰“疫”勇士。

捐贈儀式上,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陳良萬(左二)代表院方接收潘美英女士(左三)的捐贈畫作。 葉青卿攝

潘美英說,2020年春節伊始,白衣天使們就出征湖北,帶著滿腔熱血去拯救生命,用愛去溫暖飽受病毒折磨的患者心。她說自己已經退休二十多年,雖然很想為國家做點什麼,但年歲已大,就想到用畫作向一線醫護人員表達自己的敬意。於是,她從自己近十年來的國畫作品中,精心挑選了33幅《魚樂圖》贈送給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數字“33”有寓意 獨寵鯉魚表祥瑞

為什麼是33幅呢?

潘美英說,自己是福州人,福州人喜歡“3”這個數字。因為在福州話裡,數字“3”和“生”的發音相同,在福州人的民俗認知中,“3”有生生不息、蓬勃生機的意思。因此,33幅畫能夠充分表達自己對老家勇士們的祝福。這33幅《魚樂圖》全都是以鯉魚為主題,潘美英說這也是有講究的。

潘美英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大學生,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從事包裝設計工作,退休后才拿起畫筆開始國畫創作。眾多花鳥虫魚中,她最鐘意鯉魚,一畫就是二十多年。自古以來鯉魚就深受人們喜愛,它們有著吉祥、富足、勇敢和忠貞的寓意,是人們心中對富庶、吉慶的精神信仰、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精神藉慰。

“小時候生活太苦了!”潘美英說,“是國家讓我有飯吃、有衣穿、有書讀、有工作,我一直感恩在心裡。”雖然年紀大了,她依然想回報社會。

潘美英女士捧著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頒發的捐贈証書,特別激動。葉青卿攝

我們都是“80后” 都要為戰“疫”出力

春節以來,看到全國各地赴鄂支援的醫護力量大多以“80后”“90后”為主,潘美英很感慨:“這些小年輕和我的孫子一樣大,年輕人真棒!”她還笑稱自己也是“80后”(81歲),不能閑下來。“小年輕在一線戰 ‘疫’,我們老人家可以用畫作來鼓舞士氣,為他們加油。”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朝陽得知潘美英用畫筆戰“疫”的故事,特別感動,主動“做媒”,幫潘美英對接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於是,在這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了這位耄耋老人揮舞畫筆戰“疫”的身影。

潘美英笑稱自己也是一個“80后”。 焦艷攝

謹記家風家訓 心系國家人民

熟識潘美英的親友都知道,她的畫隻送不賣。

問其原因,潘美英說畫作是一種意境的表達。愛,如金﹔不愛,如土。

二十多年如一日,潘美英隻畫鯉魚。她的鯉魚圖大多意境壯闊,魚兒或在白浪翻騰的江河中逆流而上,仿若波浪有聲﹔或在碧波粼粼的湖中悠游吐沫,怡然自樂。魚嬉戲於水,波光鱗影,勾勒出純然又充滿生機的世界。“我思故我在。”潘美英說,“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樂趣,保持樂觀的心態。”

她說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是她家的家風,她父親立下的家訓更讓她受益匪淺。“我父親將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我家的家訓,就是讓我們要有家國情懷,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愛國愛鄉。”潘美英如是說,“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將老父親的家訓傳承下去,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潘美英畫作《獻九如圖萬壽》。焦艷攝

(責編:林東曉、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