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三年級復課首周:心態更穩了,學習動力更足了

謝婷 張穎

2020年04月15日08:45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心態更穩了,學習動力更足了

  截至14日,福建省首批返校高三學生已復課一周。學生們上課、就餐、住宿秩序如何保障?在校用餐,營養是否跟不上?經歷“最長假期”,學生們能否盡快回到“校園模式”?

  記者了解到,小班教學、分餐制、分區錯峰等成為讀書聲背后的隱形守護者,學生們學習動力更足了,心態更穩了。這些探索,為全省中小學下一階段分類分批開學帶了個好頭。

  織密校園安全立體防護網

  “教室在一二層的學生走南門,四五層的學生走北門。”

  “在校師生早中晚接受三次測溫,並詳細記錄,確保健康台賬全覆蓋。”

  ……

  開學后,這些防控流程和准備轉化為行動,全方位守護師生。

  “學校聘請專業消殺公司,每天兩次對校內進行全面殺毒,不放過一個角落。”南平八中高三年段長陳賜煉說,學校還為每個班級配備了副班主任和備用教室。自習課和午餐時間,副班主任會帶著班級中一半的孩子在另一個教室學習、用餐,確保每間教室人數在30人以內。

  福州八中每間宿舍隻安排4位學生住宿,中間間隔一張空床位﹔廈門雙十中學把廁所編號,不同班級錯時錯峰上廁所﹔南安市開展校車防控應急演練,模擬發車后遇到學生發熱等情況處置……各地各校“一校一策”,在校園內外鋪開一張張安全防護網。

  9日,福建省印發通知,強調積極做好復工復產復學人員健康管理工作,為這些安全防護網“查缺補漏”。通知提到,要加強后勤保障人員校外活動監管,有條件的學校要創造條件安排后勤人員住在校內並進行封閉管理。

  “按照通知要求,我們將繼續加強對保安、宿管等后勤人員的流程化管理,確保不留管理死角。”南平一中辦公室主任黃志斌說,返崗的后勤人員,每日入校前必須出示八閩健康碼,在體溫檢測正常后方可進入校園開展相關工作。此外,學校在9:00、11:00、16:00三個時間點,由專人對后勤人員開展分區分檢體溫復測,並記入健康檔案。

  為了保証高三年學生一日三餐的食品安全,泉州培元中學推行“明廚亮灶”,學校值班人員通過實時視頻、家長通過微信直播,都可以實時監督食堂操作流程。

  既有營養餐,又有心理輔導

  因校園防疫需要,一些高中校實行封閉管理,家長沒法給孩子們加餐開小灶了。為此,各校后勤部門積極行動,不僅想方設法增加營養,還發動社會熱心人士捐資捐物,助力高三學子沖刺高考。

  “開學后,每天都期待晚自習結束后的夜宵。”晉江一中高三學生徐曉敏笑著說。

  晉江一中從復學第一天起,就為高三學子們准備了“第四餐”,每天10點晚自習結束后,715名高三學生可分批、有序前往食堂用餐。“‘愛心夜宵’由晉江一中校友總會出資,全體高三學生免費享用。”校長陳燎原說。

  (下轉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4月11日,南安一中900多名高三學子領取學校配餐時,都領到了一份鮮美的白鴨湯。“我們提前採購300多斤白鴨,一大早燉上,學生們一下課就能喝到熱乎乎的營養湯。”后勤部門負責人說。

  復學以后加快學生的心理“復位”,為他們消除焦慮,加油鼓勁也至關重要。

  “在家學習效率不高,感覺落下不少知識點,心裡有點慌。”“這次摸底考我的語文和物理分數比以往降了好多,怎麼辦?”在莆田二中,每天中午高三各班班主任都會安排心理健康咨詢,幫學生們緩解心理焦慮。

  “通過心理疏導,希望同學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用良好心態激發學習潛能。”心理教師鄒筱清說。

  記者了解到,省內多所學校提供線上、線下心理咨詢服務,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幫助學生們調整心態,調節情緒。

  線下教與學,找回狀態和信心

  “原來我擔心返校后的學習。可回來后才發現,線下學習本來就是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模式,適應得很快。”廈門雙十中學高三學生余荔荔說。

  記者採訪發現,開學一周,各校因校施策、因生制宜,精准培優與補差,確保每名學生較好掌握線上教育內容后,再進行新課程教學。

  三明一中“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專題訓練,利用晚自習時間安排科任老師進行集中輔導和答疑解惑,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莆田一中特別加強了學習輔導,在知識梳理、強化訓練和考試適應等方面幫學生構建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積極展開學習互助。

  “在這種交流學習的氛圍中,頂住壓力往前沖變成大家共同的目標。高考越來越近,最后的沖刺,我們一定行!”莆田一中高三學生林旭輝說。

  更多高三復課一周報道見二、三版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