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陳小麗在枇杷林直播。記者 邵玉姿攝
圖②:高冬雪(左)為老人量血壓。記者 竇瀚洋攝
圖③:周顯陽(右)與同事探討共享員工事宜。丁孝華攝
核心閱讀
多渠道拓展就業空間,各地都有新嘗試。培育直播帶貨達人,既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問題,也為年輕人找到事業機遇。發展智慧養老行業,既為老人提供專業服務,也創造出新的就業崗位。規范共享員工機制,既緩解了企業用工難題,又為閑置人員找到工作……就業方式正變得更加多元。
直播帶貨達人陳小麗:
二次就業,銷售枇杷
最近,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鎮景點講解員陳小麗有了一個新身份——“一都枇杷仙子”:穿上古裝,梳起發辮,扮好妝容,帶上一部手機和一隻簡易的手機支架,穿梭在枇杷林和枇杷展覽廳,向手機另一端正在收看的觀眾講述一都枇杷的“前世今生”……
“直播帶貨,不能就賣論賣,要把一個產品變成一個故事。有創意、有內容,才能更有人氣。而人氣來了,產品也就賣出去了!”別看才“觸電”一個多月,說起直播技巧來,陳小麗充滿創意的小點子還真不少。“我這也都是從專業團隊那‘偷師’來的。”陳小麗所說的專業團隊,是一都鎮政府專門邀請來的直播團隊。
一都鎮是產枇杷大鎮,受疫情影響,枇杷出現滯銷情況。“以前枇杷不愁賣,現在是愁著怎麼賣?”和自家枇杷一樣遇到難題的還有陳小麗的景點講解員工作。為了解決枇杷銷售和青年就業問題,今年3月初,一都鎮把眼光瞄向了“家庭電商”新模式:通過引入直播專業團隊,培養一批具備一定帶貨能力的電商達人。
“直播既能幫助家裡銷售枇杷,又能實現自己的二次就業。”在鎮政府的鼓勵下,陳小麗成了首批加入“家庭電商”直播培訓的成員。靠著穿著古裝的“枇杷仙子”創意,不到一個月時間,陳小麗就將自家和親戚家的枇杷悉數售出。如今,除了直播帶貨,陳小麗還承擔著自家微店和購物平台的推介工作。她所主推的產品也從枇杷逐步擴展到了其他特色農產品。“之后我還要去為其他縣市的農產品做直播呢!”對陳小麗來說,“觸電”直播,為家鄉帶貨,不僅是件新鮮事,更是要專注做的事業。
“目前全鎮已培養具備一定帶貨能力的電商達人百余位。”一都鎮黨委書記林雪楓介紹,除了主營銷售一都鎮農產品外,一都鎮政府還與省內其他縣市進行了合作對接,相關農產品上市后,將由一都的達人團隊協助進行線上銷售。
互聯網養老護理員高冬雪:
手機接單,上門服務
“小呂,送餐敲門時不要太急促,記得幫老人把餐分好。”在浙江杭州拱墅區上塘街道,95后養老護理員高冬雪正在指導實習生呂博才上門送餐,“這是小呂第一次上門服務,凡有新人我都要跟隨一起,可以隨時提供指導。”高冬雪告訴記者。
高冬雪口中的上門送餐,來自朗詩常青藤養老服務公司開發的“藤葉護居家養老”小程序。公司總經理羅丹介紹,公司拓展了居家養老服務,隻需在小程序上下單,養老護理員就能提供上門服務。
高冬雪就是這樣一名互聯網養老護理員。去年9月,朗詩常青藤與杭州拱墅區聯合成立朗詩常青藤上塘“陽光老人家”,高冬雪經過前期培訓與實習后,被公司選派到上塘合作點,成了這裡的養老護理員。
“我們這裡有全托、日托等養老服務。我們的職責就是照顧好老人,還會為他們安排手工、讀報等休閑活動,多陪老人家聊聊天。”高冬雪說。去年底,高冬雪的工作范圍擴展到周邊社區。雖然工作量增加,但她覺得這樣的方式能讓養老服務的觸手伸得更遠,惠及更多老年人。“前段時間我們接到醫院陪護的服務訂單。老人家因為住院找不到人陪護,家屬就在小程序嘗試下單。我們的服務得到了認可,現在有啥需求都會下單聯絡。”
高冬雪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線上服務主要集中在送餐、上門助浴等方面,未來打算拓展更多服務內容。工作至今,她說頗有收獲感,“進入行業后發現,其實老人更需要心靈上的溝通。我的職責,就是貼心服務和用心交流,讓他們不再感到孤單。”
其實,像上塘“陽光老人家”這樣的服務點目前在拱墅已有52處,已成功帶動189人就業。拱墅區民政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黃雯琦向記者介紹,拱墅區作為杭州“互聯網+養老”試點城區,依托養老服務系統“陽光大管家”平台,率先在全市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打造全域“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公共就業協會會長周顯陽:
共享員工,規范使用
“收入比想象中多,保障了我的正常開支。”在青島茂源停車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車庫車間,外派近兩個月的共享員工趙偉回到了原本崗位,重操“舊業”——鑽孔工, 3月“共享工資”已打入賬戶,4月工資將於近日支付。
受疫情影響,趙偉所在公司沒有新訂單,很多一線生產技術工人不得不賦閑在家。房貸開支、生活支出讓這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感到了生活的壓力。正在一籌莫展時,趙偉收到了共享員工的邀請。
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公共就業協會組織下,簽訂協會、雙方用工企業、共享員工四方協議,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切實保障員工利益,趙偉從一名鑽孔工變身不鏽鋼板折彎工。原來,一份針對協會成員返工、用工需求情況的摸底報告顯示,“700多家企業,閑置人員400多人,用工缺口1800余人。”
解決“用工荒”的同時,怎樣解決這部分閑置人員的就業,問題擺在協會會長周顯陽面前。“有缺口,有剩余,那就互相補給。”經過“頭腦風暴”,共享員工方案呼之即出。
共享員工工資誰發?權益誰來保障?出了問題哪方擔責?員工出去還能否回來?共享員工背后的一系列問題和擔憂也隨之而來。為避免共享員工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勞務糾紛,周顯陽及時向該區人社局報備,進行相關政策對接,並參與制定了共享員工實施方案和四方協議。
為保障共享員工權益,西海岸新區公共就業協會還搭建起了“共享網絡線上用工平台”。由平台擔保“臨時務工人員”薪資安全,同時對問題企業和問題員工主動與人社、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進行大數據篩選,實行平台信用認証,定期在平台公示信用缺失單位和人員行為。目前,該協會已輸出共享員工2800余人。
“很多企業淡季裁人,旺季招人,共享員工不隻適用於疫情防控,也可以成為常態。” 周顯陽介紹,他們已與高校對接,進行相關研究,並搭建了面向社會待業人員工作群,進一步延伸共享的觸角。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8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