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市醫院成功實施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術

2020年05月24日18:00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說起“心臟支架”大家一定不陌生,這是許多冠心病患者最常接受的一種治療方式。但對於較為年輕的患者,他們既想治病,又不願意體內終生留有異物,經常猶豫不決,心存焦慮,也因此耽誤病情......

5月14日,晉江市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張登慶博士帶領的心血管介入團隊,成功為年輕的冠心病患者李某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一枚。術后,患者胸痛症狀明顯緩解,現已康復出院。

晉江市醫院成功為年輕的冠心病患者李某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一枚。張登慶 攝

29歲患者因胸痛入院

植入支架竟能“再造血管”

“胸悶、心悸、難受。”29歲的李某因“反復胸悶1個月、加重伴胸痛1小時”入院檢查,經心內科主任張登慶博士初步診斷后,認為李某是患上了急性冠脈綜合征,經冠脈造影檢查証實其心臟一條血管(回旋支)嚴重狹窄,幾乎閉塞,需植入支架解除狹窄病變,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衰、猝死等風險。

李先生和家人一時間無法接受病情的嚴重程度,年紀輕輕就需要在身體裡植入支架,他們心存恐懼和疑慮。

此時,張登慶主任和葉勝義副主任不約而同想到了一種“新材料”——2019年初,剛剛由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的國產第一款生物可吸收支架。

兩位主任均認為,患者較年輕,如果採用傳統金屬藥物涂層支架,則患者需終身體內存留異物,且金屬支架可能會出現再狹窄。同時考慮到患者患處血管狹窄局限,不涉及分支開口狹窄,如果採用生物可吸收支架,不僅在血運重建和安全性方面與傳統金屬支架無差異,而且支架降解后,患者血管可以恢復至原位血管的彈性。

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患者及家屬接受了該方案。在醫生的共同努力下,整個手術過程順利,支架釋放完美,達到手術預期效果。

會消失的心臟支架

冠心病患者的“心福音”

據了解,生物可吸收支架採用完全可降解材料,可在體內逐步生物降解和吸收。同時,“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術有避免殘留金屬所致的慢性血管壁炎症、不會禁錮邊支血管、可在同一部位重復行介入治療及與磁共振檢查兼容、避免長期口服雙聯抗血小板藥物等眾多優勢。它的開展,為相對年輕的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療方法,完成了從“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的提升。

“植入后的前期,該支架起到支撐狹窄血管功能。植入后的9個月-1年左右就開始降解,2-3年內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患者體內將再無異物留存,使患者得到更大更多的全壽命周期獲益。”張登慶主任介紹,目前,生物可吸收支架通常適合60歲以內的患者,而且以簡單病變最為適用,具體還需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判斷。葉勝義副主任也提到,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植入方法和流程與傳統支架也不一樣,需要更准確的病變判斷和更流暢的手術操作。

據悉,這是泉州市第二例、晉江市首例開展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術。新技術的開展及患者滿意的治療效果,標志著晉江市醫院及晉江市區域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唐詩瑩)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