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出爐

2020年05月27日11:06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日前,經福建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中國(泉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明確中國(泉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總體要求、主要建設任務、具體舉措和保障措施。

根據方案,泉州將通過3年規劃建設,加速形成制造、交易、集貨、支付、物流、結算、結匯等全產業鏈“閉環式”跨境電商生態圈。重點打造3—4個示范帶動功能園區,力爭到2022年泉州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突破450億元。

構建“泉州特色”線下功能園區

建設完善線上公共服務平台。升級優化已投入運營的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務平台,完善監管與服務功能,對接國家標准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構建“泉州特色”線下功能園區。一是構建泉州綜合保稅跨境電商功能區,發展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及保稅出口業務,加快推進綜試區政策在泉州綜保區的應用和創新發展。二是構建專業性跨境貿易通關服務口岸功能區,創新集國際快件、跨境電商和國際郵件監管於一體的“三合一”式集約化通關新模式。三是構建跨境電商釆購功能區,探索建立“市場採購貿易+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物流中心區+港口經濟”等疊加優勢模式。四是構建跨境電商供銷一體化核心功能區,探索建立“市場採購貿易+跨境電商+9610無票免稅”三大外貿新業態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新機制。

建設六大體系。一是建立多位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合作機制和共享平台。二是建設金融服務體系,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融資、保險、支付、本幣跨境結算、結售匯等配套金融服務。三是構建互聯互通的物流智能信息、銜接順暢的物流倉儲網絡、優質高效的物流運營服務等系統。四是建立跨境電商企業及從業人員信用數據庫。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五是建立跨境電商通關、物流、交易支付等平台數據採集和企業自主申報相結合的統計監測體系。六是建立、完善政府和企業跨境電商糾紛預警和處理機制,有效防控貿易摩擦風險。

培育進口市場主體 推動外貿升級

做大做強跨境電商進口。一是創新開展民生產品跨境保稅進口,積極開展“保稅+實體新零售”新業務創新。二是培育進口市場主體。

推動外貿轉型升級。一是建設全國跨境電商供貨基地。二是建設跨境電商“雙創”基地,在重點區域打造專業賣家集聚園區,不斷壯大跨境電商賣家群體。三是引導、支持外貿和實體企業合理布局建設海外倉。四是鼓勵直播、全媒體、區塊鏈、智能平台等跨境電商產業相關專業配套服務業發展。

優化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方式。一是推進通關便利化。二是落實稅收扶持政策。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對納入泉州綜試區的跨境電商零售出口企業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証的貨物,符合規定條件的,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企業所得稅試行採取核定方式征收並按政策規定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和免稅收入所得稅優惠政策。三是便利跨境電商收付匯。支持銀行在“交易留痕、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直聯電商平台為電商企業開展融資結算業務。允許個人主體通過在銀行開立的外匯儲蓄賬戶辦理跨境電商等貨物貿易外匯結算,個體工商戶可在公共服務平台備案后開立外匯結算賬戶,結匯均不佔用個人5萬美元的年度便利化額度。推動跨境人民幣支付結算,鼓勵跨境電商企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四是支持業態創新和監管創新。在泉州綜保區、石湖港保稅物流中心(B 型)探索“先入區退稅、后出口”的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創新跨境電商監管方式和統計標准,在跨境電商B2B方式相關環節的技術標准、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

打造跨境電商海絲聯運物流通路。一是拓展國際郵件物流通道,做大做強泉州國際郵件互換局,推進航空快件“綠色通道”建設,打造非危電子類郵件全國集聚地。二是打造海絲核心區物流通道,積極爭取更多泉州海運快件通路,打通福建通過台灣中轉至全球的跨境電商物流新通道,拓展對台、對香港、對東南亞的海運快件資質。(黃曉波 柯麗萍 劉倩)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