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區舒適宜居 陳起拓 攝
現代城市核心區正在崛起 戴藝 攝
豐澤,取自“豐饒之地、恩澤於民”之意,位於泉州市區中心區域,因轄區內有宋代建造的水利設施“豐澤斗門”而得名。初夏時節,佇立在清源山上,平山遠水之間,豐澤露出清秀的面孔,綠樹如織,繁花似錦,水鳥低徊,其中更有20多個大大小小的“創業園區”星羅棋布,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這座閩南城區“城中處處是景,景周時時有園”的山川美景和蓬勃發展勢頭。
一個創新陣地:打造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升級版
2017年6月,豐澤區入選國家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
方寸天地,大有可為。豐澤區堅持把政策配套作為優化“雙創”生態的重要抓手,圍繞產業鏈、資金鏈、創新鏈,先后出台科技領航、知識產權護航兩項計劃及扶持傳統電商、跨境電商、創意產業、建筑產業、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等7份政策“組合拳”,政策“窪地”效應逐步凸顯。其中,2017年、2018年財政兌現政策扶持資金分別為25689萬元、2964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15%﹔2019年1月-7月減稅降費措施共為納稅人減負超4億元。
傾力提升高效服務。豐澤區著眼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組建“雙創”政務服務專班,成立以區委主要領導為組長,涵蓋33個部門和街道的“雙創”工作領導小組,打通任務部署落地“最后一米”。同時,投資4.5億元建設全省首個綜合性智慧城市項目,7個覆蓋中心市區的24小時自助行政服務平台投入使用,推動福建海峽西岸知識產權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知識產權交易拍賣評估平台”上線運行等。
全力拓展融資渠道。豐澤區把打通實體經濟命脈放在突出位置,設立總額3.25億元的“企業應急保障周轉專項資金”,應急轉貸超過113億元﹔發揮全市83%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優勢,針對小微、初創企業開發“科創貸”“領秀通寶”“稅貸通”等特色融資產品﹔推動海絲基金(金融)小鎮項目落地,首批入駐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已超過20家,管理資金規模達50億元……為全區企業發展注入動力活力。
聚力打造“雙創”平台。豐澤區把平台作為集聚創新資源的重要載體,提供科研辦公用房、配套科研經費、建成眾創空間等,培育了11家省級以上各類研發機構,開展了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項目超百項,形成了領SHOW天地、華創園、“海歸E谷”等個性化“雙創”平台,還加快探索建立了台灣青年創業就業“一站式”服務平台。如今,全區已有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諸多“國字號”平台。
著力營造濃厚氛圍。豐澤區以全面打響宣傳戰來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先后舉辦2017年全國“雙創活動周”福建分會場、2018年“創響中國”泉州豐澤站暨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數字商業創新節、全省“雙創”工作座談會等活動,線上線下參與人次超300萬,並打造了“看豐澤、聽豐澤、播豐澤、講豐澤”新媒體宣傳矩陣。
“我們將營造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進一步用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級金改、綜改等‘五區疊加’優勢,破除各類資源要素對接瓶頸,完善產學研對接機制,強化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強土地盤活利用,致力打造豐澤區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升級版。”豐澤區委書記黃景春說道。
一份實踐答卷: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2019年,豐澤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認真落實市委‘作答時代命題、聚力趕超攻堅’要求,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邁出堅實步伐。”在豐澤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區長高金全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振奮人心。
去年,豐澤區致力穩增長,93個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6.7億元,項目攻堅全面提速﹔聚力高質量,建成全市首個縣區級大數據中心,電子商務與數字產業也加快融合,高新產業集聚不斷壯大,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順利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優化調整22個政府部門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投用7個24小時自助行政服務區,94%的區級行政審批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企業開辦審批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按時辦結率100%,同時全市首個留學生創業園———海歸E谷動工建設,打造台灣創新創業人才之家等系列服務載體,全面落實各級惠台政策﹔推進“城市建設提速年”暨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活動,實施民生“XIN”行動,深化“鄉村振興典型社區”“美麗社區”“社區營造”創建活動,並狠抓中央和省、市生態環保領域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投入1.63億元完成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違建拆除、圍墾養殖清退、潯美渠黑臭水體整治等重難點項目,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接力補短板,完成52個為民辦實事項目,著力解決因病因殘因災致貧問題,堅決打好精准扶貧攻堅戰﹔精心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興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熱潮,提升政治站位,強化服務實效,堅持厲行法治,樹立清廉形象,營造了全區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此外,全區縱深推進“強基促穩”三年行動,有效處置65個社會治理風險點,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99.94%,中心城區警情5分鐘到場率95%,圓滿完成重大活動、敏感時期維穩任務,綜治“三率”穩步提升﹔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在全市率先建設投用“智慧用電”系統,推進23個市區兩級重大安全生產及消防突出問題整治﹔成立餐飲行業協會,推進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可追溯體系建設,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登革熱”疫情。同時,自然資源、防汛、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張防控網絡:確保全年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豐澤區主動靠前、積極作為,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打響疫情防控總體戰。
實行“1+6+3”的工作舉措。“1”是1套自福建省啟動一級響應機制后,豐澤區立即把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防控工作一線指揮部,以1套高效的指揮體系,協調調度全區防控工作。“6”是6項防控舉措,其一即編牢入豐關口管理網、社區摸排管控網、企事業單位責任網、企業復工服務網等“四張網”﹔其二是盯緊盯牢“重點人”,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其三是全程監管“重難點”,構筑全方位零死角的監管疫情防控網絡﹔其四是積極應對“返工潮”,堅持防控優先、管人為主,實現疫情防控和就業服務雙贏﹔其五是群防群治“齊發力”,通過“線下”和“線上”,形成立體式、全覆蓋的宣傳網絡﹔其六是多策疊加“助發展”,結合區情特色,制定出台《應對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度時艱的十二條措施》等,為疫情期間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3”是3項保障機制,即物資先行保障、攻堅力量保障和督導責任保障,全力護航區內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確保全年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不誤工時不負春。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豐澤區精准發力,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努力奪回疫情造成的損失。據統計,截至4月8日,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四上企業”復工率超過95%。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支撐,為確保全區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豐澤區各級各部門集中力量、強化保障、合力攻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復工。截至目前,70個續建項目已基本實現復工,新項目也相繼開工建設﹔項目招商方面,創新採取“主會場+投資方視頻連線”的方式,集中網上簽約,共簽約12個超億元項目,總投資約90億元。
一個發展目標:全面建設現代化城市核心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嶄新一年。
黃景春表示,全區將著力聚集創新要素,著力提升城市品質,著力回應民生關切,著力推進豐澤治理現代化,全面建設“產業高端化、功能完善化、環境生態化、生活品質化”現代化城市核心區。
確立大目標。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人民同步實現小康。並緊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步伐,把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搶佔科技高地,打造競爭優勢,推動全區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聚焦動能轉換。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要素保障,依靠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市場競爭的第一線奮勇拼搏,開辟換道超車新賽道。
聚焦品質品位。緊扣現代化城市核心區定位,強化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心維護,持續提升綜合承載力、區域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讓全區人民的共同家園更有情懷、更有魅力、更有溫度。
聚焦美好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優先兜底社會保障、補齊民生短板、夯實治理基礎,逐步解決好群眾身邊的煩心事,不斷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廉潔高效。嚴抓政治建設,深抓依法行政,狠抓務實擔當,長抓正風肅紀,黨員干部還將全面增強“八種本領”,強化斗爭意識,弘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隊伍。
憶往昔,歲月崢嶸﹔看今朝,正道滄桑﹔展未來,乘風破浪。厚積薄發的豐澤,正以隻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城市核心區而努力奮斗!(杜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