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門會客廳”人才之家揭牌 泉州市鯉城區委人才辦供圖
近日,福建省公布首批省級人才驛站示范站名單,泉州共有3家上榜,“泉州新門會客廳”人才之家位列其中。授牌儀式結束后,現場還組織參觀了非遺、文創人才藝術駐地交流計劃項目,涉及咖啡制作、皮藝、非遺刻紙、木偶頭雕刻、提線木偶等領域。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泉州新門會客廳”人才之家致力於打造一個集“傳統文化、創新業態、創業孵化”多功能於一體的創業型人才服務平台,2018年建成以來,泉州新門會客廳人才之家常態化策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內容涵蓋非遺創新、創意設計、文化展示、老工業遺存和服務配套五大業態,吸引和培育了一批積極投身泉州古城建設、熱愛古城、扎根古城的人才,成功孵化“盒子社區”“故事實驗室”等一批文創項目,為人才提供交流、合作、休閑平台。此外,泉州新門會客廳作為人才陣地,積極助力泉州文旅產業轉型和創新文化創意產業升級,打造提升城市品牌。
據了解,泉州市鯉城區通過點上發力、線上延伸、面上整合,推動人才之家全覆蓋、探索人才街巷新模式、完善人才街區優布局,探索出人才“街巷+街區”服務新格局,以“服務+”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點上發力
圍繞“一個主陣地、多點輻射、全面覆蓋”,分類建設了多元人才服務陣地。將黨支部建在人才之家上,以年輕化視角策劃舉辦“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主題活動。整合人才之家“項目路演+創業輔導+資本對接+平台嫁接”資源功能,助力項目成果轉化。依托人才之家定期策劃各類人才沙龍活動、提供優質服務、營造溫馨環境,打造便才服務窗口,向全市人才共享開放。截至目前,共建成省級人才驛站示范站1個、市級人才之家3個、區級人才之家6個。
線上延伸
立足鯉城古城歷史街巷眾多、老宅古厝林立的特點,以金魚巷“微改造”為試點,探索“筑巢孵化+搭台展示+立體服務”的人才街巷模式。實施“潤物無聲”青年創客文化IP孵化計劃,創設快閃空間、創客展廳、非遺文化長廊,展出一批特色產品、創意手作、原創設計,每兩個月策劃一期以李堯寶刻紙、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等鯉城特色非遺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展覽。針對金魚巷逐漸成為“網紅”街巷的新態勢,發揮社會工作人才作用,探索實施“巷長制”,設立巷長、副巷長等服務崗位,試行基層自治管理模式。
面上整合
以新門街為主陣地,打造涵蓋公共服務、產業集聚、創業孵化、娛樂休閑的全方位“人才服務街區”。立足街區文化產業集聚態勢,制定《關於加快培育文旅產業的若干措施》和《鯉城區政府關於促進流行音樂產業發展的措施(試行)》,設立音樂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企業創新和人才培育。建設鯉城區文旅產業人才服務中心和兩岸影視音樂孵化基地,建立創業培訓、投融資、網絡信息等配套服務體系,培育、聚集、服務一批文旅產業人才和音樂特色人才。整合街區12家“人才服務聯盟商家”資源,以節假日為契機,聯合推出高層次人才休閑娛樂“專屬鯉包”,為人才提供消費優惠服務,不斷豐富人才休閑娛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