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泉州市委書記康濤率隊前往鯉城區,調研古城街巷綜合提升工程。康濤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把高標准精心守護、永續傳承歷史文脈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加強古城文化前瞻性保護、整體性傳承。
千年古城,街巷深深。在老城區,古街巷就像一條條從歷史延伸至今的脈絡,保留著泉州城市的風貌格局,也延續傳承千年歷史文脈。為改善古城人居和旅游環境,提升街巷整體形象,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泉州市分期分批對29條古城街巷進行綜合提升,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調研中,康濤一行騎著“小黃人”,深入到花巷、通政巷等老街巷,實地察看古城街巷現狀,了解綜合提升前期工作進展。他強調,古城街巷綜合提升是古城保護發展的關鍵環節,與文化傳承和百姓民生息息相關。要按照“見人、見物、見生活”“留人、留形、留鄉愁”的要求,做實做細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結合交通組織、立面整治、景觀綠化、基礎設施提升等,高標准推進古城街巷綜合提升﹔要遵循微干擾、低沖擊,保留老習俗,保留原生態生活場景、公共活動空間,推動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活態傳承,讓活態文化走入市民生活。
作為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七個一”工程之一,“小山叢竹”復建工程牽動眾多目光,今年3月份已完成一期工程。康濤走進復建后的“小山叢竹”,詳細察看並肯定修復成效,叮囑相關部門要繼續扎實做好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七個一”工程,進一步整合周邊文化資源,發揮古城文化的最大功效,讓更多的人感受古城之美。
其間,康濤一行還前往察看了南外宗正司遺址、市舶司遺址和正音書院。(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