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交通構建“153”大審計格局

2020年06月03日17:29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以往專項資金審計,要花大量時間在確定重點內容、明確資金依據、編制工作方案等前期工作上。現在有了平台,可以直接調取歷年來同類項目審計報告信息,迅速編制出更有針對性的審計方案。”福建省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監審處負責人黃蕾有感而發。

  黃蕾口中的平台,指的是福建省交通運輸系統審計工作平台。近年來,福建省交通運輸審計部門以服務保障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積極構建全省交通運輸系統“153”(1個平台、5個轉變、3個力)大審計格局。2019年,全省累計完成各類審計項目56個,總金額達197.97億元,促進增收節支666萬元,促進完善規章制度45條,審計建議被採納180條,高質量服務交通運輸發展。

  打造一平台服務政策民生

  “1個平台”,即打造一個集資源整合、力量統籌、數據匯集、系統管理、交流順暢等於一體的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審計工作平台。

  近年來,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黨組高度重視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為解決繁重的審計任務與有限的審計資源之間的矛盾,廳黨組鼓勵省內交通運輸審計部門創新審計方式、整合審計資源,將各設區市和廳直單位的審計報告和整改情況全部納入平台管理,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營造齊抓共管的審計新局面。

  通過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審計工作平台,福建交通審計部門可分類匯總審計報告並進行深度分析,加大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的重點部門、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審計力度,精准找出症結所在。同時,審計工作成果能進一步服務相關主管部門完善行業治理,服務政策落實、項目落地、改善民生。

  “福建簡化農村小型建設項目管理的若干意見,就是在農村小型建設項目審計的基礎上出台的。審計過程中發現的招標程序冗長、資金效率低、無法調動群眾參與等情況,都被納入考量。這樣既提升了管理水平,又優化了服務效果,受到了廣泛的好評。”福建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海濱告訴記者。

  建立人才庫拓展審計內容

  福建交通步履不停,在建立覆蓋全省交通運輸系統的審計平台后,積極布局“153”大審計格局中的“5個轉變”。

  目前,福建正著力推進審計目標由注重發揮審計防護向發揮建設作用轉變,審計內容由單純的審計監督向全面審計調查轉變,審計力量由省級“獨唱”向全系統“大合唱”轉變,審計分析由微觀的具體問題分析向宏觀的體制機制弊端挖掘轉變,審計效能由發揮局部作用向發揮整體效能提升轉變。

  今年,福建交通在完成行業內部審計職責的同時,將就交通推進脫貧攻堅、交通強國先行區建設、“四好農村路”建設、優化交通運輸營商環境等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開展審計調查。在推進脫貧攻堅方面,福建將對全省三產路、陸島交通碼頭、“雙百”工程等112個項目,“四好農村路”國家、省級18個示范縣和申報的13個縣進行審計調查,將審計內容從傳統的資金審計拓展到政策跟蹤審計,全力打好交通脫貧攻堅收官戰。

  特別是在數據分析方面,福建將運用大數據理念對每年所有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從體制機制上深層次剖析審計調查所揭示的問題,實現微觀層面向宏觀層面拓展,進而提出強化宏觀管理、完善政策制度的建議,並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進行預警,從而全面提升審計質量,更好發揮審計參謀作用。

  隨著大審計格局的深入推進,審計整體效能也將得到有效提升。福建將建立審計專報件制度,將審計結果和整改情況以審計專報件形式報送廳領導,並抄送給相關職能處室和廳直單位,加強同職能處室和廳直單位之間的溝通協作﹔建立回訪檢查和重點約談制度、“挂賬式”督促機制,落實一件銷賬一件,對未整改落實到位的問題繼續“挂賬”專報,加大對整改不落實或落實不力的處理處罰力度,形成長效機制。

  依托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審計工作平台,福建還建立了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審計人才庫,對審計人力資源進行統籌整合,吸納工程、設計、造價等方面專業人才,推進跨層級、跨專業、跨區域的審計資源優化配置,使審計力量更加全面、充實。目前,全省審計隊伍已涵蓋廳機關、廳直單位和設區市交通運輸局16個單位、39名審計人員。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福建省交通運輸審計部門在服務中監督、在監督中服務,讓規范成為標准、讓標准成為規范,切實優化審計“服務力”,增強發展“凝聚力”,提高交通“免疫力”,構建“153”中的“3個力”,高質量服務交通強國先行區建設。

(責編:林東曉、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