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激發用人主體活力 打通人才發展環境“神經末梢”

2020年06月07日13:54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產業集聚人才,人才引領產業。為落細組織工作“末端落實年”活動,健全和落實科學有效的人才制度,提高泉州引才聚才競爭力,近日,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探索激發用人主體活力的有效辦法”重點項目實施方案》,突出制度改革、政策服務、平台嫁接、引領示范四個方面,充分發揮優勢產業聚才的“磁場效應”,激發用人主體活力,從根本上打通泉州人才發展環境的“神經末梢”。

制度改革

落細人才自主評價

“誰用人,誰評價。”近年來,泉州市積極推進人才分類評價機制改革,探索把選人用才的“指揮棒”交到用人主體手裡。下一階段,泉州市將進一步跟蹤指導113家試點企業開展人才自主評價,嚴格審定企業自主認定方案,確保對標適度、簡便易行、科學有效,用評價“指揮棒”帶動企業內部人才工作體系構建持續完善。

拓展人才積分管理

近年來,泉州市一些地方建立了以“積分制”為核心的人才認定管理體系,形成了涵蓋各大領域的積分體系,堅持以貢獻論人才,把舉薦權交給用人單位。接下來,泉州市將總結石獅市、南安市人才積分制評價經驗做法,鼓勵縣(市、區)推廣“人才層次+貢獻大小”的積分制評價體系,鮮明樹立以實績貢獻論英雄、給激勵的導向。

深化職稱制度改革

職稱是衡量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志。泉州市將爭取承接省級產業職稱改革試點,逐步下放中級職稱評審權。探索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單位按照管理權限自主開展職稱評審。改進非公領域職稱評審,突出技能水平、技術創新評價,避免過分強調學術要求。

政策服務

推動政策融合

泉州市將整合市縣兩級涉才涉企部門政策資源,特別是產業、科技、人才等政策包,引導用人主體用項目引才、用平台聚才。同時,增加研發投入、重視技術改造、開展聯合創新,為人才實現價值提供平台。適時研究出台激發用人主體活力的指導性意見。

促進服務提效

為進一步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生態,促進人才與發展相適應,泉州市將繼續狠抓改進人才服務八條措施,構建“一中心、一專窗、多站點”的服務網絡,實現市縣兩級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聯網式運作。推動市級“人才之家”標准化服務,為用人單位引聚人才提供及時周到服務。

用好信息手段

根據方案,泉州市將加快打造人才工作信息化雲平台,用數字化服務再造流程,實現政策信息“一站通曉”、涉才服務“一碼通辦”、供需對接“一網匹配”。

平台嫁接

●抓好引智平台推介

泉州市將分類盤整在泉各類引才引智平台、高端創新平台,整合制作對接指南並挂網推介,幫助用人單位了解熟悉、主動對接。

●支持用人主體市場化引才

以市場化的方式推進人才工作,泉州市將建立在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重點產業行業協會、重點企業代表定期溝通、常態聯動機制,鼓勵用人主體通過機構引才,不斷提升人才資源市場化配置效能。做強市縣兩級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市人才發展促進會,激活市人才協會聯盟、海內外引才聯絡站,嫁接國家、省級人才平台,引導用人主體“以才引才”。

●常態組織企智對接

方案明確,泉州市將以落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用人單位引聚人才復工復產的十條措施”“吸引國內外高水平高校畢業生專項行動”為抓手,採取雲端視頻、專場對接等有效方式,分領域策劃若干場“用人主體+人才創業項目、人才創新成果、產教融合”等對接活動,重點發揮在泉“大院大所”、高校(職業院校)、人才創新共享聯盟、科技大市場等平台資源作用。

引領示范

●深化企業家素質提升專項

泉州市將抓住企業加速代際傳承契機,依托各類開放式培訓平台,加強與用人主體“對話”“引導”。聚焦強化企業家的人才工作主體意識,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市級至少舉辦1期民營企業家示范培訓班,並將人才合伙制、股權期權激勵等引才聚才留才務實做法納入培訓內容。縣(市、區)參照至少舉辦一期培訓班。

●打造企業人才高地

根據方案,泉州市將常態聯系100家規模以上企業,精選支持200家戰略性成長型中小企業,分類指導加大引聚、成果對接、動能轉換,並鼓勵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的決策機制、規范的人力資源體系,著力打造成國家級人才以及省級特級后備人才、“雛鷹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創業之星”“創新之星”人才的重要“儲備池”,增強各類人才對用人主體健康發展的信心。

●選樹用人單位典型

典型引領,示范帶動。泉州市將以新業態、新典型為重點,遴選部分“人才工作意識強烈、理念先進、成效良好”的用人主體,通過典型經驗宣傳、現場推介交流、實地項目拉練等方式,形成典型示范帶動效應。 (吳宗寶 黃穎 沈忠華)

(責編:吳舟、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