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融資、電商帶貨、鏈上培訓……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新金融”激活產業固脫貧

2020年06月15日15:38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隨著脫貧攻堅接近尾聲和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生態美、產業興、百姓樂的鄉村美景正在八閩大地漸次展開。

脫貧靠產業,金融要跟上。作為參與扶貧事業的金融力量,建行福建省分行履行大行責任擔當,通過信貸扶貧激活“造血”、善融為媒銜接產銷、金智惠民鏈上培訓等新金融實踐,讓扶貧產品“種得好”“產得好”“賣得好”,助力特色產業長足發展。

截至2020年4月底,該行金融精准扶貧貸款余額超過38億元,已累計幫扶53個定點扶貧村。

“專惠”到“普惠”,信貸活水滴灌“產業花”

在福建省平和縣坂仔鎮心田村,47歲的賴宇力站在自家長勢喜人的柚林,笑顏如花。幾年前,他想對自家柚子林進行升級,“我家柚子都是老品種,想種些‘葡萄柚’等新品種,但資金是個大問題。沒想到憑著柚子樹和交易流水,就申請到建行10萬元的‘柚農貸’,利率還優惠。”有了資金保障,賴宇力家的柚子品質上去了,賣出了好價錢,去年收入增了三成。

對於賴宇力這樣的散戶又缺乏有效擔保物的農戶來說,低成本融資一直是橫亙擴大種植規模的“老難題”。建行福建省分行以種植面積、銷售訂單額等數據為農戶“增信”,創新推出“柚農貸”、“煙農貸”等純信用、低利率的專屬融資,幫助農戶搭上特色產業列車。

扶貧產業要因地制宜,融資產品也要精准配套。放眼八閩,建行不僅為農戶量身定制“專惠融資”,依托“金融科技+普惠金融”戰略優勢,還提供包括“閩茶貸”、“閩禽貸”等在內的“惠閩寶”特色普惠產品、“小微快貸”等線上融資服務,將信貸活水精准滴灌特色產業的各個領域。目前,該行涉農貸款余額超過1000億元。

此外,該行還當起“月老”牽線搭橋,圍繞帶貧成效突出的龍頭企業、合作社等開展綜合服務,疊加金融扶貧溢出效益。在南平光澤縣,建行就主動對接福建聖農集團,建立扶貧聯動,為其結對幫扶的中坊村、十裡浦村等扶貧項目提供融資支持,並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就近就業。

流量變銷量,善融扶貧帶貨“鄉土味”

“為消費助力,為扶貧拼單。今天建行直播間推薦的是革命老區三明特色扶貧產品,給的是原產地正宗味道、心動不如行動的優惠價!”在建行三明尤溪支行的勞動者港灣裡,大堂經理李珊珊一邊直播賣扶貧農特產品,一邊看著手機屏幕與“粉絲”互動。短短1小時直播,賣出清流豆腐干、寧化薏米等扶貧地區的特色農特產品上千件。

由於市場需求不足,銷售渠道不暢,一些扶貧地區面臨“豐產不豐收”的新煩惱。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用好“善融商務”電商平台,聯合政府部門,攜手扶貧商戶,主動對接平和、柘榮等23個省定貧困縣,開展善融扶貧主題購,架起農產品銷售“鵲橋”,同時,組織員工化身“主播”為扶貧產品帶貨,化流量為銷量,為鞏固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再添“一把火”。

“今年以來,我們先后舉辦善融商務電商扶貧活動超過20場,累計銷售扶貧商品超20萬件,並借助直播帶貨、線上引流、價格補貼等‘新方式’,解決扶貧產品銷售不暢的‘舊短板’。”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該行還創新開啟了“百千萬”金融行動之“為扶貧加油”專場活動,通過產銷對接會、金智惠民、善融線上購等方式,打出了兩小時助銷順昌蘆柑1.65萬斤、銀政攜手帶貨特級建蓮上千筆、專項補貼定西商品助力東西部協作扶貧等消費扶貧組合拳,幫助解決多地扶貧產品滯銷的難題。

融智+融技,金智惠民傳遞“致富經”

在助力產業扶貧中,建行福建省分行關注的不僅僅是產銷對接。為了幫助更多的扶貧戶、農戶種好“產業”,建行福建省分行也跨界辦“培訓”,開啟了技能扶貧的新聯動。

今年特殊的春耕時節,建行福建省分行就把培訓課堂搬到了田間,邀請莆田市常太鄉渡口村村長吳鐵青,給村民講種植技術,鼓勵以智增收致富。“聽課之后,才知道‘疏花、疏果’的科學講究。”枇杷種植戶梁建偉說,自己不僅學好了種植,還學會了當經紀人,准備收購一些綠色品優的枇杷做成枇杷膏,放到直播平台賣。

結合特色扶貧產業種植、養殖技術短缺的實際情況,建行福建省分行聯合政府部門、高校企業、農業合作社,建立開放共享的培訓聯盟,線上開放“建行大學”金智惠民資源,提供包括農技知識、植物營養、耕作育種等“致富課”,以“指尖服務”送上技術“及時雨”﹔線下組建“普惠服務隊”,邀請專家教授走進田間實地培訓,組織致富帶頭人、扶貧干部等走進高校專題培訓。

今年以來,建行大學在閩舉辦了246期“金智惠民”培訓,超過100場的直播培訓,受益人數超2萬人。

(責編:林東曉、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