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手機可以注冊兩個閩政通嗎?兩個孩子都需要健康碼,應該怎麼弄?”近日,一名網友在福建省12345便民服務平台上咨詢。當天,該網友就得到省發改委的回復:“每個用戶最多可為13名家人申領‘八閩健康碼’,其中包括5名親屬、4名父母(含配偶父母)、3名子女和1名配偶……”
疫情發生后,在福建省12345便民服務平台上,相關的為民解憂案例不勝枚舉。福建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統一規范的12345便民服務平台,並不斷完善運行機制,切實提高便民服務水平,有效拓展黨委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溝通渠道,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搭建平台,一個熱線號碼管全部
福建省12345便民服務平台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2003年,福州市鼓樓區率先建設12345便民呼叫中心,2006年,該平台升級為福州市熱線服務平台。2012年,福州的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各地逐步開通12345熱線。2016年,全省統一升級改造為福建省12345便民服務平台。這是一個依托互聯網,疊加網站、電話、郵件、短信、傳真、手機等各種方式和信息技術手段,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政民互動平台,主要受理事項包括咨詢類、投訴類、建議類、求助類,堅持“有呼必應、有訴必理、有理必果”。
平台升級改造之初,覆蓋范圍和功能都有限。近年來,福建省大力推進平台建設,在設區市建立12345平台的基礎上,將省直有關單位、中央駐閩機構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納入省級聯動體系。省級主要通過網絡平台辦理群眾訴求,設區市一級既有網絡平台,又設有電話座席,並結合實際,在話務系統、值班值守、政務信息知識庫、微信運營、數據可視化等方面開發各具特色的新功能。
平台開通以來,不斷整合各類熱線電話,除緊急類熱線和因專業性強、集成度高確需保留的外,其他原則上整合到12345平台,原以市話作為服務熱線的,全部撤銷並入﹔建立12345服務熱線與110等緊急類熱線的“一鍵轉接”聯動機制,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務。
2017年,福建省在全國率先開展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系統建設。2019年,該系統與12345平台建立聯動對接機制,通過源頭比對、資金跟蹤、實時監控、信息公開、訴求反饋等功能,實現對37項扶貧(惠民)資金“流量、流速、流向”全過程在線監管。目前累計監管資金222.1億元,惠及群眾714萬人次,精准識別清退非貧困戶、非低保戶累計3693人,查詢訪問量超2000萬人次。
目前,平台已實現全省橫向61個省級部門單位、縱向9個設區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全覆蓋,統一規范、服務協同。
完善機制,平台運轉更加有序高效
有了平台后,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2016年,省效能辦接管12345平台工作后,著力完善運行機制,為平台裝上更加有序高效的“操作系統”。與此同時,其他各級平台也整合各類政務資源,拓展便民服務范圍,把觸角延伸到“最后一公裡”。
健全制度,平台監管更加規范——
省政府辦公廳出台《福建省12345便民服務平台監督管理辦法》等文件,明確責任與分工、辦理與反饋、核實與回訪、監督與考核、獎勵與懲處等。如,規定訴求事項涉及若干責任單位的,由平台指定牽頭單位和協辦單位辦理﹔職能交叉和管理權屬不明確的,由各地政府指定兜底單位辦理﹔特別是對各類受理事項還規定了辦結時限。
平台運行情況被納入效能督查、績效考評、文明創建和社會監督,建立督辦事項台賬,實行跟蹤督辦﹔建立考評機制,結果納入年度績效考評﹔將辦理情況作為文明城市、文明行業(單位)創建和年度測評的重要依據。
推進創新,辦理訴求更加到位——
省效能辦建立“季分析通報”制度,採取平台抽件、電話回訪核實、關注網絡輿情、實地體驗等方式,對平台工作情況進行督查,並通報督查情況。福州市採用“機器+人工”批轉模式,自動劃分和批轉訴求件的類別及所屬區域,有效提高批轉效率。廈門市推行“領導輪值接聽工作”制度,每月安排5∼6位政府部門領導,分設專題接聽群眾來電,解讀熱點政策,解決難點問題。疫情防控期間,莆田市創新推行12345平台領導接線機制,形成連線互動、清單管理、接訴即辦、“百分百”回訪、第三方評價的便民服務新模式。
延伸服務,群眾訴求更加便捷——
各地多措並舉,增加渠道,擴展功能,延伸服務鏈條。如,漳州市研發開通“薌裡薌親APP”,拓展社會求助、隱患排查、隨手拍等10多項便民服務功能。龍岩市利用“e龍岩”開通“隨手拍”“政企直通車”,推行手機掌上辦理,受理渠道從電話、短信等擴展到手機APP、微信,“市民隨手拍、政府趕緊辦”觀念深入人心。福州市疊加“網站、熱線電話、電子郵件、微博、微信、手機APP、短信、傳真、QQ、主動採集”等10種方式,打造“全年無休”“永不下班”平台。
紓解民憂,不見面服務“馬上就辦”
平台好不好,效果說了算,群眾說了算。
疫情發生后,全省各地紛紛利用12345平台開展“不見面服務”,為民解憂。
“政和東平鎮封路了不讓進,但是我需要給患尿毒症的父親送藥進去,希望有關部門處理。”2月9日,葛先生通過12345平台反映其人在建陽,但因交通管制無法給父親送藥的困難。面對緊急情況,南平市信訪局辦信督查科科長鄭嫻娜與政和縣溝通協調,幫助葛先生將藥品送至指定位置,解了燃眉之急。
不久前,大田縣12345便民服務平台收到群眾反映,鴻圖中學大門口對面巷子內,學生上下課必經之路的水泥蓋板已損壞塌陷,造成交通安全隱患。收到訴求件后,平台迅速將訴求件批轉至職能部門,相關單位隨即組織現場勘察、調配原材料、組織施工,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修復。辦理情況得到了訴求人的肯定:“感謝12345平台真正為民辦實事,為職能部門的辦事效率點贊。”
……
群眾訴求無小事,以效能助推“馬上就辦”,承辦單位對群眾合法合理訴求的處理情況,成為觀察機關效能建設的一面“鏡子”。
近年來,公眾對12345平台的信賴度、認可度日益增高。據統計,2018年,全省共受理群眾訴求約110.47萬件﹔2019年,全省共受理群眾訴求約251.93萬件。今年1—5月,各級平台共受理群眾訴求157.06萬件,訴求受理率100%,及時查閱率99.99%,按時辦結率99.98%,反饋回復率100%,群眾滿意率99.12%。(福建日報記者 林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