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東海域新城公建配套逐步完善。(通訊員 吳穩水攝)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環東海域同安新城火了,彩虹跑道、高端住宅、密集路網和濱海酒店集群令人流連忘返。
近7000人參與的環東半馬成為環東海域15年來建設成就的一次大考。不少外地選手驚呼,沒想到廈門島外還有這片高品質的區域,甚至連廈門本地人的印象也被顛覆——環東海域同安新城早已不是塵土飛揚的大工地。
15年的新城建設,骨架路網已經從規劃變成現實,海域整治讓碧海銀灘不再是想象,配套的品質教育、一流醫療、高端養老項目紛至沓來,不久的將來就能全線貫通的軌道交通4號線更是為新城價值加碼。
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和產業體系的初步形成,新城的公共服務配套正在全面優化。邁向“十四五”,作為“島外大發展”的主陣地,同安新城將以全新的姿態迎來最美的綻放。
資源優化教育醫療水平提升留下人才
臨海的校園、現代范的建筑、接軌國際的學科教室以及溫馨舒適的宿舍樓……今年9月開學,陳琰帶著女兒來到位於環東海域同安新城的同安一中濱海校區,不禁贊嘆這裡優質的校園環境。陳琰是一家生物醫藥企業負責人,前兩年剛把企業從島內搬到新城。“在新城買了房子,家裡人也都跟過來了。”他坦言,新城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硬件配套,是吸引他們落戶的一個重要因素。
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新城內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不少高端人才開始聚集,而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配套是否完善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些人才未來的去留。“同安一中濱海校區的建成投用,大大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記者了解到,在同安新城,包括廈門實驗中學、濱海小學等已經建成投用,廈門六中島外分校、東海二中、官潯幼兒園、官潯中學等多個教育項目也在規劃建設之中。
以同安一中濱海校區為代表的教育配套是環東海域同安新城公建配套的重要一環。“筑巢方能引鳳來棲。”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說,作為廈門城市建設主戰場、跨島發展主陣地、經濟發展新引擎,新城一邊快馬加鞭建設大項目,另一邊則馬不停蹄地加快教育、醫療、交通、商業綜合體、文體設施等配套項目建設。
位於新城西福路與西柯街交界處的環東海域醫院,定位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等功能於一體的三甲綜合醫院,該項目已經進入到內部裝修和設備安裝階段﹔離醫院一條路之隔的泰康之家則是廈門首個五星級高端養老社區,預計在明年底就將完成全部裝修,於2022年4月正式對外營業。
路網完善全域交通體系正在加快建設
傍晚6點,在新城上班的小范開著車從濱海西大道到島內參加朋友的聚會,一路綠燈,半小時直達。作為廈門進島的“門戶”,濱海西大道從年初開始提升改造,迄今為止已經完成固投5.28億元,完成序時進度的136%,到今年底,濱海西大道主線將全部建成完工,實現廈門島與同安的無縫快速直達。
這條道路的提升改造只是新城加快項目建設、完善路網配套的一個縮影。在同安新城,全域交通體系正在加快建設。記者了解到,為增強道路聯通性,新城正謀劃啟動跨東海域通道項目,加快建設軌道4號、6號線,同步布局接駁公共交通系統,實現軌道交通與公共交通有效銜接。新城還在優化內部站點布局,促進軌道交通站點與周邊土地混合利用,形成集約高效、功能復合、便捷舒適的城市空間。
家住丙洲的市民小陳對即將到來的軌道交通4號線充滿期待,這條連接島外四區的地鐵在新城設立了官潯、丙洲等站點,多個區間已經實現貫通,待項目建成之后,縮短的不僅是區域間的時空距離,更將為新城價值提升加持。
在建項目全面提速的同時,新城一批項目的前期謀劃也在加快。按計劃,到2025年,環東海域新城將形成“五橫七縱”主干道路和2條軌道、1條BRT快速交通為支撐的高效便捷現代綜合交通網絡。這些規劃讓陳琰感到信心倍增:“看到了環東海域新城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對身處其中的企業來說,很期待。”
此前,市區兩級領導在同安新城調研時表示,要高品質建設公共服務項目,提升節點形象、提高社會管理和城市水平,完善配套設施。眼下這種希冀正在新城逐步成為現實。
據悉,環東海域同安新城正以打造“未來科技城核心區”為目標,加快推進產城融合,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完善的公建服務配套,吸引了人才和優質企業的落戶,為新城匯聚人氣,筑牢產業基石。
綜合管廊預計2023年底線路管網全部下地
如果說,優質的公共服務配套是看得見的形象和門面的話,新城地下綜合管廊的有序推進則擔當的是新城建設的“裡子”。
記者從廈門市政管廊公司了解到,從明年6月開始,環東海域同安新城一批在建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將陸續竣工投用。其中,美山路地下綜合管廊計劃在明年6月投用,新城現代服務業基地(丙洲片區)綜合管廊工程計劃在明年12月投用。
據悉,美山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全長11.77公裡,將納入220kV、110kV、10kV電力、給水、通信等管線,作為全市在建的最大地下管廊工程,整個項目建成投用后,將作為主干管線通道,為環東海域片區提供水電使用需求,提高用電保障,集約利用地下空間資源,釋放大量的高壓走廊土地,提升濱海城市景觀。
不僅如此,從明年開始,環東海域同安新城的多個管廊項目將陸續開工,預計到2023年底,新城將形成整體的管廊系統,實現區域內水、氣、電、通信等線路管網全部下地,扮靚城市高顏值。
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城市“裡子”工程,綜合管廊一方面可以打造韌性安全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城市綜合防災能力,還能有效解決城市“馬路拉鏈”“蜘蛛網”架空線等問題,項目建成投用后,對新城高質量發展,城市公共基礎配套提升都將帶來明顯促進作用。
廈門市政建設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推進新城交通路網快速建設的同時,與之配套的景觀及綠化也在快馬加鞭,建設內容涵蓋道路、雨水、污水、纜線、交通、照明、人行天橋、海綿城市等,“力求新城處處見品質。”目前,濱海旅游浪漫線、環丙洲島路、通福路及配套景觀均已建成投用。(廈門日報記者 張珺 通訊員 鄭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