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十三五”文旅融合 繪就“詩和遠方”

2021年01月07日08:11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公布了首批60個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福州成功入選。

2020年以來,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實施康游福州計劃,加快文旅復蘇步伐,舉辦首屆“七蹓八蹓 ,醉享福州”福州文旅產品網絡消費季,5期直播活動參與人數超1100萬人次,旅游消費券1500萬元,交易額500多萬元﹔舉辦全國旅行商採購大會,線上線下採購景區門票酒店住宿等文旅產品4228萬元,2020福建旅游生活展文旅合作項目簽約金額超30億元﹔策劃“福建人游福州”“1元游內河”,開展美麗鄉村旅游季、首屆非遺購物節,“古厝煥新 雲游文廟”5G直播……一系列活動有力拉動了文旅消費,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翁國平介紹,“十三五”以來,該市文化和旅游局以繁榮文化旅游事業,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為重點,積極推動文旅融合,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打造一批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大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繪就了一幅“詩與遠方”的美好畫卷。同時,積極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思路,力爭實現“五個突破”,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質量發展。

文藝精品涌現,文化保護傳承氛圍濃

福州開元寺、戚公祠、林則徐紀念館、馬尾昭忠祠……擁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福州,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文物古跡眾多。

近年來,福州市認真傳承《<福州古厝>序》精神,出台《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管理條例》《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等法規、規范性文件12個,實施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行動,新增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32處,完成重點文物修繕工程226處,近4000處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線納入國土空間信息系統﹔非遺保護取得重大成就,新增市級以上非遺項目61個,市級以上非遺傳承人105個,市級非遺基地66個,形成較為完善的四級非遺傳承人和項目保護體系。

同時,持續開展三坊七巷等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保護修護工程,推動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中開街﹔成功舉辦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在央視播出專題紀錄片《福州古厝》,全面展現福州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成果﹔三坊七巷等4個項目成功入選國家文物局《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讓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熠熠光彩。

據了解,由國家大劇院與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聯合制作,濮存昕領銜主演的話劇《林則徐》於近日在福州市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歌劇院上演。

“十三五”期間,福州市舉辦了福建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焰火晚會、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等活動,並積極打造了一批文藝精品創作,閩劇《紅裙記》、音樂劇《茶道》等3個劇目精彩亮相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紀錄片《煙火福州》春節期間在央視首播﹔非遺主題微電影《囍》獲“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優秀旅游作品獎﹔閩劇《銀箏斷》、曲藝《風雨蒼霞人》、評話《孝子》等劇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福州伬藝《血色雞角弄》入選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項”小型作品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項目,12個舞台劇(節目)獲國家級獎項,1人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此外,福州市還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成市圖書館新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標志性文化場館,改造提升173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2670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成為市民群眾喜愛的大書房、藝術殿堂。深入實施“文化惠民·七進”等惠民工程,打造培育了“激情廣場大家唱”等一批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群文品牌。

凸顯文旅融合,全域旅游萬象新

為了應對疫情,2020年,福州市先后出台了《支持旅游企業共渡難關實施辦法》《關於促進文旅消費的七條措施》《福州市旅游民宿扶持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下達各類專項資金6768萬元,暫退160家旅行社服務質量保証金4625萬元,協調市旅游協會減免1000多名導游會費30多萬元,為文旅企業紓困,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十三五”以來,福州市積極推動文旅融合,在產品打造、市場營銷和服務監管等多管齊下,全市旅游經濟實現跨越發展,2019年,福州市旅游總人數達9654.57萬人次,較2015年翻一番﹔旅游總收入從2015年的537.29億元增至2019年的1450.58億元,實現增長1.7倍,位居全省前列。全域旅游也實現歷史性突破,永泰縣獲評首批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鼓樓、晉安、連江等3個縣(市)區成功創建省級全域生態旅游示范區﹔羅源縣霍口畬族鄉福湖村等3個單位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永泰縣嵩口鎮綜合文化站等3個單位入選國家級文旅功能融合試點。

據了解,2018年福州實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加快建設了一批文旅重點項目,全市旅游項目累計投資超800億元,歐樂堡海洋世界、水上樂園、福清永鴻文化城、瓷天下海絲谷、佰翔海景酒店、坂頂文創休閑度假一期等26個文旅項目陸續建成開業。全市已建成5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園、2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9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8家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同時,不斷創新營銷,積極打造的海絲國際旅游節、新春文化旅游月等文旅節慶活動影響力逐步提升,“遇見福州”政務微博、微信號綜合影響力居全國地級市文旅系統第一方陣,榮獲“夜間經濟十佳城市”“十佳溫泉旅游目的地”等榮譽。

此外,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還積極打好“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創新實施“放心游福州”服務承諾,建立守信紅名單、失信黑名單制度,打造“清朗福地”。福州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連續兩年被國家版權局評為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

力爭“五個突破”,謀劃“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翁國平表示,未來,福州還將著力豐富產品供給、推出消費惠民措施、提高消費便捷程度、提升旅游消費環境、提升夜間經濟、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消費活力,促進福州文旅高質量發展。

據透露,“十四五”期間,福州市將圍繞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目標,力爭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申遺上實現新突破,高水平辦好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完成一批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打造“福州古厝”保護樣本﹔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上實現新突破,建成市群藝館新館、市少兒圖書館新館,規劃建設市美術館新館、市博物館新館,基本形成“中心城區10分鐘、農村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在打造文藝精品破解有“高原”缺“高峰”上實現新突破,全力沖刺“五個一”工程獎和文華獎﹔在爭創全域旅游示范區上實現新突破,力爭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在引進文旅融合大項目好項目上實現新突破,繼續辦好海絲國際旅游節、新春文化旅游月、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等品牌活動,進一步打響“有福之州·幸福之城”文化和旅游品牌。(李金枝)

(責編:陳藍燕、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