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資區:跑出區域發展“新速度”

2021年01月15日08:15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泉州台商投資區:跑出區域發展“新速度”

  近日,以“新科技、新動力、新模式”為主題,由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環球時報》社和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高峰論壇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在北京舉行。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資區(以下簡稱“台商區”)繼2019年獲此殊榮后,再次入選“2020中國經濟營商環境十大創新示范區”。

  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優秀絕非偶然。”台商區,這座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現代化生態濱水新城,是如何將打造優質營商環境這項“重點工程”做大做強的?處處可見的細節以及變化,也許可以給出答案。

  服務高效,全省首創智慧服務平台“超速度”

  日前,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資區在全省首推“親清家園”掌上智慧服務平台,創新推行惠企政策“掌上提、在線批、直達付、全程督”服務模式,真正做到“信息在線提交、審核在線簡化、資金在線直達、過程在線監督”,申報材料按照“從繁到簡”“由多到一”的原則。實現從申報到兌現時長不超3個工作日,獎補資金直達企業賬戶,通過聚焦企業訴求和辦事堵點,實現政務服務與互聯網高位嫁接,讓企業家心無旁騖謀發展、一門心思抓生產,平台上線4個月以來,共受理企業申報365家次,線上兌現財稅獎補資金超5000萬元,企業網上評價滿意率100%,得到社會各界點贊。

  “服務很貼心!選擇落地台商區后,區行政服務中心與我們簽了管家代辦協議,手續怎麼辦,辦到什麼程度,有個項目管家專門服務我們,這樣就非常便捷高效,讓企業感覺很溫暖。”體驗到“親清家園”掌上智慧服務平台的高效辦理速度,蘇州速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台商區的營商環境和惠企服務贊不絕口!

  服務有溫度,發展才有速度。從2018年起的重點項目“折疊審批、綠波審批”改革(即重塑審批流程、簡化申報手續、設立集成專窗、使項目審批“一路綠燈”)、“從多到一”營商改革、“一窗辦”改革,到如今的工業項目全程“不見面”審批模式,一次次改革優化,攻克了以往審批權分散、涉及部門眾多,監管難度大、效果差的難題,突破了企業在行政審批方面的束縛,台商區成為“完善政府職能,提升行政效率”的生動寫照。

  筑巢引鳳,優化營商環境發展“加速度”

  吸引項目落地,不但要有硬件吸引力,更要有營商“軟實力”。近年來,台商區通過“賽事+平台”模式進行招商,台商區在北京和上海新設招商聯絡處、人才服務站,充分利用“雲上媒介”開展招商工作。設立“項目管家”專窗,成立專業機構、匯聚業務精英,與項目簽訂代辦協議,提供全程服務,讓落地項目實現“輕裝上陣”“拎包入駐”,通過“租建聯動”模式,縮短項目落地時間。出台各類人才新政,落實優才大廈、人才子女優先就學等配套舉措,成立了大陸首個在台商區設立的台胞醫保服務中心,建立泉台工業設計人才服務中心、泉台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和泉台人力銀行人才信息化服務平台,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常態化舉辦“創客中國”海峽兩岸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海峽兩岸工業設計大賽、海峽兩岸雕藝大賽等系列賽事活動,營造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環境。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2020年,成功簽約樂活小鎮、科華石墨烯系列新材料、聯東U谷·科技創新谷、清華啟迪美術中學等33個項目,總投資額約143.86億元。梳理低效用地370畝、閑置廠房、閑置辦公樓資源共15萬多平方米。全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4.67件,排名全市第2位。市場主體從新區成立之初的近4765家(戶)增長到28944家(戶)。

  提質賦能,跑出全省最大棚戶區改造“新速度”

  作為全省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2018年以來,區黨工委、管委會將白沙片區改造項目列為“1號工程”,2020年9月23日啟動白沙片區改造項目四期正式征遷工作,創造了“15天簽約率超90%”,房屋簽約891宗、建筑面積超30萬平方米的“台商新速度”,穩步推動台商區與泉州市中心的同城化進程,基本實現台商區城鎮化發展的“提質賦能”。白沙片區改造項目的順利推進,持續不斷為區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不竭動力,為台商區收官“十三五”、開局“十四五”,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台商區的“新速度”在一步步提速,正在朝著跨江發展、跨域融合,努力建設富有活力和兩岸影響力的融合示范城、科創產業城、海峽健康城、港灣幸福城和現代化、花園式的泉州城市副中心的良好局面發展。同時,以精准定位、科學規劃佐証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未來,台商區將通過著力優化空間布局,加強城市規劃與產業定位,深度促進產城融合,統籌各項基礎設施布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歐陽育玲)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