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太平燕。記者 王崟欣攝
清晨,走進福州市三坊七巷的南后街,一陣陣木槌聲此起彼伏。循聲過去,隻見七八個壯漢兩兩圍住一個砧板,扎著弓箭步,揮舞手中的木槌,一槌槌敲打著面前的肉團。聲聲如鼓,吸引了很多人圍觀。
為首的陳君凡是這家老字號——同利肉燕的第四代掌門人。據他介紹,他和工人們槌打的是“燕皮”,是制作福建特色美食——肉燕的重要原料。將豬肉經過千萬次槌打,撒上上好的地瓜粉,一遍遍拍、揉、擀、抖,一張張薄如宣紙的肉燕皮就在陳君凡等人手上產生了。
走進店裡,一碗熱騰騰的肉燕端上來,乍一看有些像餛飩。“肉燕是‘肉包肉’,餛飩是‘面包肉’,區別可不小。”陳君凡說。
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顧問邱登輝介紹,“每到過年,福州人的餐桌上可以沒有雞鴨,但一定有一碗肉燕。肉燕圓頭散尾,形似飛燕,寓意著團圓、吉祥。”
歷經傳承,肉燕在福州被賦予了更多內涵。一碗肉燕中,如果再加上幾顆鴨蛋,就成了家家戶戶年夜飯桌上的珍品,名曰“太平燕”。
太平燕,就是太平宴。多了幾顆鴨蛋的太平燕比肉燕更多了幾分“壓亂”“壓浪”的意味,寓意著平安。因此,福州百姓是將自己祈求平安、團圓的美好願望融進了這樣一道菜裡,也有了“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的民間俗語。“隻有這碗太平燕端上來了,一桌的年夜飯才算圓滿。”家住福州市晉安區茶園街道洋下社區的退休老人方孝鋒說。
木槌聲聲,穿越時空。一碗太平燕也載滿了游子的縷縷鄉愁。
陳君凡回憶,他第一次跟隨福州小吃團外出巡演時,去的是日本。陳君凡從槌打燕皮,到烹煮肉燕、鴨蛋,再到把一碗熱騰騰的太平燕呈上來,好幾個老人走上前去拉住他的手,熱淚盈眶,“多少年了,我都沒有回到過故鄉。”近20年來,陳君凡去過海外10多次,每一次都為當地的福州鄉親帶去這道太平燕。陳君凡說:“對於身在海外的福州人,吃進嘴裡的是菜,溫暖的卻是一顆滿載鄉愁的心。”
2007年,陳君凡的女兒陳燕君接手鋪子,不僅建起了工廠,還依托互聯網,將肉燕送往世界各地。如今,在紐約的唐人街、橫濱的中華街,都能找到一袋袋小小的肉燕,海外福州鄉親的鄉愁從此多了一份舌尖上的寄托。
《人民日報》( 2021年02月17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