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區開展精准式扶危濟困 讓“愛心廈門”元素處處可見

2021年03月09日14:12  來源:廈門網
 
原標題:同安區開展精准式扶危濟困 讓“愛心廈門”元素處處可見

7日上午,在同安區大同街道頂溪頭村老人幸福院,由同安團區委組織的市第三醫院志願者、愛心企業志願者為老人提供視力檢查、健康咨詢、按摩等愛心服務。(本組圖/同安區提供)

“孩子們,你們的表演太棒啦!”7日上午,廈門同安區大同街道頂溪頭村老人幸福院內歡聲笑語不斷,台上小小愛心志願者才藝表演精彩紛呈,台下老人則變身“迷弟迷妹”鼓掌點贊。同時,由同安團區委組織的市第三醫院志願者、愛心企業志願者為老人提供視力檢查、健康咨詢、按摩等愛心服務……

陽春三月,愛心洋溢的頂溪頭村老人幸福院,也是同安以“愛”筑城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同安區深入貫徹落實“愛心廈門”建設工作部署,積極踐行“五大行動”、深入落實“四項機制”,針對殘疾人、困境兒童、孤寡老人等群體的需求,開展精准式扶危濟困,讓“愛心廈門”元素在同安處處可見。

沁心脾

以愛為水滋潤銀城 看“愛心之樹”次第花開

愛心志願者為困難群眾送去暖心禮包。

愛心不打烊,關懷不停歇。近日,同安區開展的“愛心四季”主題行動之“暖冬行動”圓滿落幕。行動中,“愛心列車”開進城鄉,同安區“920就愛您”志願服務聯盟旗下同心慈善會聯合愛心單位、愛心人士,身著紅色志願者馬甲,走街入戶關愛困境兒童。

據悉,為期10天的“愛心列車”,服務范圍遍及同安區8個鎮(街)44個村(居),入戶關愛69名學生,發放慰問助學金49200元,並送去慰問物資。同安區愛心辦介紹,與此同時,同安區還結合“兩節”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百歲老人、困難殘疾人、“五老”人員、特困黨員等活動,其中民政部門對低保、孤兒、特困人員等特殊群體發放慰問金358.28萬元。

“爺爺奶奶,你們好,我們又來啦!”“孩子們,見到你們真是太高興了,快進屋坐,快快。”……2月的一個上午,同安區新民鎮一戶破舊的農家小院內喜氣洋洋,邵奶奶見到同安靜善義工協會的愛心志願者格外高興,趕忙將他們迎到屋內。

“邵爺爺邵奶奶是一對90多歲高齡的老人,生活條件不好,每到節日來臨,他們總是默默地傷心、流淚,所以我們要多陪陪他們,聊聊天,現場包扁食給他們吃,給老人家精神上的安慰,鼓勵他們堅強積極地生活。”愛心志願者陳曉鴻說,當時他們一進門,便得知邵爺爺因為身體不舒服,躺在床上休養,常常會嘔吐。得知情況后,同安靜善義工協會會長戴金財帶領愛心志願者,購買米、排骨等生活物資趕到現場照顧老人,倒水、喂水、煮白粥、幫助老爺爺擦洗、喂粥,經過一個下午的細心照料,老人終於可以起床坐著吃稀飯了。“有了你們,我心裡踏實多了,謝謝!”見到老伴狀態漸好,邵奶奶握著志願者的手激動地說。

涓涓愛心匯聚成河,點點星光照亮同安。

情真切

情暖銀城扶危濟困 把濃濃關愛送到群眾心坎上

“雪餅很好吃,又甜又脆,有客人來了,我才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昨日上午,在同安城區的一戶計生特殊家庭,陳阿姨從箱子裡取出一袋子雪餅,還特地用一個果盤盛著擺好。“雪餅是孩子們特意送來的,禮輕情意重。”陳阿姨邊說邊拿出手機,翻看她和孩子們的合影,面帶微笑回憶,眼中閃著淚光。

陳阿姨所說的孩子們,是同安愛心志願者。今年春節前,在同安區計生協的指導下,同心社工和金色陽光志願者開展入戶關懷愛心活動,為35戶計生特殊家庭准備了一份根據家庭情況貼心准備的“家·味”大禮包,大禮包有年貨、生活用品等愛心小禮物,送去一份陪伴和溫暖。

“以愛筑城,點亮城市文明之光,讓更多的人愛上同安。”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安是開放包容的城區,除了關懷本地困境群眾,也讓愛心的燈光,照亮溫暖在銀城追尋夢想的“新同安人”。“日前,同安團區委心系留‘廈’過年外賣員、快遞員等外來員工,引導同心慈善會、同安大唐雨花齋,為留廈過年的職工、一線防疫人員、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送出數百份當日現熬、滾燙的愛心粥。”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同安區暖心准備“雲補貼”,推出2500萬元新春禮包+八條舉措,讓留廈過年的市外務工人員安心留廈,並策劃“雲拜年”“雲美食”等,為留廈群眾精心籌備“舞動銀城——歡喜過大年”線上文藝演出,凝聚愛心單位、企業、志願者等各方力量,讓銀城四季如春,愛心恆久激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同安區還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依托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同安區“920就愛您”志願服務聯盟開展“愛心暖城志願同行”主題活動。據悉,此次主題活動,先后發動了118家文明單位(校園)、148個文明實踐所(站),以及“920就愛您”志願服務聯盟志願者,開展防疫宣傳勸導活動,發放疫情防控倡議書3.25萬份、免費愛心口罩1.5萬個。

多舉措

線上線下融合運作 愛心屋讓城市更有“溫度”

“到愛心屋買東西,就是獻愛心!”前日上午,正值周末,在位於同安區鐘樓步行街的大同街道“愛心屋”前像往常一樣熱鬧,和不少市民一樣,周邊居民唐有明購買了桂圓干、大米等好幾種愛心商品。

“在這裡工作,每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又可以照顧到家庭。”愛心屋內,店員小美(化名)邊招呼客人,邊告訴記者:“由於肢體問題,我以前沒有工作,在愛心屋上班后,我的生活充實了起來,也學習到了進貨、收銀等技能,實現了自我價值”。

目前,在同安區和小美一樣的殘疾人或重度困難殘疾人親屬在愛心屋就業、改善了生活條件的還有許多。據了解,自去年5月中旬啟動建設以來,同安區已建成8家“愛心屋”,率先在全市實現城鄉全覆蓋,並拓展建設“愛心驛站”“愛心公園”“愛心一條街”等,不斷擴大愛心助殘的覆蓋面。

為了打破“時空限制”,擴大愛心屋的服務范圍,同安區愛心辦攜手銀聯商務、建行廈門分行共同打造“雲上愛心屋”專屬平台。作為全市首個“政府搭台,銀企聯動”創建的“雲上愛心屋”微信專業商城,該平台將讓同安“愛心屋”實現線上線下聯動便捷服務。

“我們還積極探索愛心屋‘1+N’模式,印發《同安區‘愛心屋’運營激勵機制暫行規定》,開拓愛心貨源品種,將鄉村振興與愛心建設相結合,不斷優化線上線下愛心屋運營,讓同安‘愛心屋’常做常新、運行穩健。”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顯示,截至2月下旬,同安全區8家“愛心屋”線上線下營業額達481萬元,2021年以來營業額達129萬元。(文/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楊心亮 張榮森 許妙真 鄭素描)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