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新藍海” 做活“海文章”

福州計劃3年內建造100台“振漁”系列平台  打造全國一流的深遠海養殖基地

2021年03月15日13:27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全國首個深海鮑魚機械化養殖平台“振鮑1號”、全國首個深海綠色自動旋轉海魚養殖平台“振漁1號”、福建省首個本土研發的深遠海養殖平台“福鮑1號”、連江首個本土企業研發的深遠海養殖平台“泰漁1號”……從近海到遠海,從粗放到精細,從利企業到惠民生,一場場深遠海養殖試驗的成功,讓福州海上“良田”愈發肥沃,也讓福州成為全國深遠海養殖的先行者。

風從海上來。13日,“百台萬噸”生態養殖平台建設項目在福州連江開工,計劃3年內建造100台“振漁”系列平台,分批布置於平台養殖試驗成功的海域,實現10000噸類野生大黃魚的年產量計劃。這意味著我國海水魚養殖將再添“利器”,實現傳統養殖業向深遠海、智能化發展,既保護生態又涵養資源,將加速構建持續健康發展的海洋漁業模式。

為何是“振漁”?據悉,2018年,振華重工相繼與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閩東北協同發展區,簽署共同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的合作框架協議﹔2019年2月,振華重工海上福州建設有限公司在榕成立,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海洋經濟產業化、現代化、數字化示范項目。同年5月,振華重工申報的國家智慧海洋重大專項“福建省離岸深水環保智能漁場”建設項目獲批,作為該項目建設內容之一,振華重工自行研制的深遠海海魚養殖平台“振漁1號”在連江定海灣海域下水啟用,與養殖戶合作展開為期兩年的試養試驗,取得成功。

“相比於近海漁排和網箱養殖,‘振漁1號’將大黃魚養在水下16米深的位置,魚肉更細嫩緊實,也更受市場歡迎,售價約是傳統養殖種類的3倍。”養殖企業負責人許福安說,“這裡就是大黃魚的‘跑馬場’。”

不僅如此,作為“海上福州”重要項目之一,“振漁1號”探索科學“放牧”:將近海漁場“移到”深海,並搭載不少前沿高科技,如定時自動轉動晒網,自動監測海水pH值、鹽度和含氧度,所有數據可無線傳輸到養殖戶手機上等,帶來了“機械化、智能化、向深遠海進軍”變革,探索解決福建省近海養殖空間不足、養殖設備抗風浪能力弱等痛點。

為何選擇連江?作為福州重要的漁業大縣,海洋是推動連江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強勁引擎,2020年全縣水產品產量、漁業產值首次躍升全國縣級第一,成功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連江鮑魚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當前,連江正加快實施十大專項行動,其中,“海上福州”專項行動明確,將提升現代漁業,大力推進“百台萬噸”養殖平台,打造全省最大、全國一流的深遠海養殖基地。

連江縣有關負責人表示,連江將切實加快用海報批,強化政策支持,規范運營管理,確保平台建設順利實施、如期竣工。同時,帶動漁民共同推動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向工業化轉變,持續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此外,積極發揮縣漁業行業協會作用,帶動更多養殖企業積極參與深遠海養殖,真正讓平台建起來、用起來、活起來。(林文婧 葉建隆)

(責編:陳藍燕、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