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統籌保護和發展,有序推進生態移民,適度發展生態旅游,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堅定了寧德市周寧縣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生態好產業興的動能轉換之路的信心。從生態立縣到生態發展,再到生態惠民,山城周寧的綠水青山成了“綠色銀行”,好生態為老百姓帶來了好生活。
生態保護扎實推進
時下的周寧,春暖花開,令人沉醉。
在國家級傳統村落純池鎮桃坑村,綠坡柳岸,桃花與清澈的溪流、古民居相映成趣﹔在李墩鎮際頭村生態茶園,遠山如黛,杜鵑、桃花、櫻花爭相斗艷。
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畫卷,源自周寧縣多年來一以貫之的生態文明建設。
治水是周寧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周寧治水,治得清水漾山城。
周寧是福建海拔最高的縣城,水系發達。2017年伊始,縣裡審時度勢做出全域治水的重要決策,以列入水源涵養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為契機,將治水作為生態建設的切入點,安排水治理專項經費1億元,從東洋溪等主要流域入手,從流經景區景點、村鎮的重要流域入手,逐步覆蓋全縣。
同時,開展水岸同治,把治水與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游發展相結合,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改廁6331戶、改水132個建制村,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網40.28公裡……一系列舉措落地見效,全縣28條大小河流水質清澈,可賞、可游、可飲用、可養生。
每逢夏日,在李墩鎮際頭村,來自各地的游客潑水、坐竹排,開啟“水上大作戰”。
“游客最多時一天能達到2000人。許多村民開起農家樂、便利店,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際頭村黨支部書記陳樹根說。
近年來,周寧持續推進造林綠化、森林撫育、封山育林工作以及“綠盈鄉村”建設。周寧森林蓄積量達425萬立方米,全縣森林覆蓋率為72.96%,成功創建省級森林縣城﹔小流域水質全面達到或優於Ⅲ類標准,河湖長制工作考核連續三年居全市前列﹔空氣監測優良天氣比例為100%,空氣質量居全省前列。
周寧縣委書記袁華軍說:“我們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深入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注重放大生態效益,提高農業、旅游業的產品附加值,走一條生態好產業興的動能轉換之路,努力形成生態引領產業發展、產業促進生態保護的綠色發展格局。”
生態產業蓬勃發展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指引下,周寧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以及亞熱帶季風氣候條件,全面推動林下經濟、高山雲霧茶、高山冷涼花卉、高山高優蔬菜、高山晚熟水果等產業發展,並探索推進產業間互動發展,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仲春時節,山城周寧花卉產業芳香漸濃。
在浦源鎮盛周百合基地,花農們忙著種植百合花種球,開啟一年“花開”之旅。該基地共種植花卉400多畝,以百合花和小菊為主,其中百合花年產量達200多萬枝。
“百合花喜涼耐寒,屬於冷涼型花卉,在周寧可以實現錯季生產、持續供花。”盛周基地負責人楊曉鵬介紹,百合花產業發展,不僅拉動了當地鮮花銷售,也帶動4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經過幾年發展,周寧花卉苗木產業從零開始,到目前擁有各類花卉經營主體12家,花卉苗木種植面積2600多畝,年產值達1.2億元,已茁壯成長為全縣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在瑪坑鄉首章村生態有機茶園,茶農們搶摘明前茶﹔在純池鎮豪陽村高山晚熟葡萄基地,果農們正為葡萄剪枝、堆肥﹔在李墩鎮國家級蔬菜示范基地雲埔蔬菜基地,菜農們忙著培育芹菜苗。
截至目前,周寧縣擁有茶園面積10.7萬畝,其中有機茶園8700畝﹔高山蔬菜種植面積約3.61萬畝,產量4.49萬噸,產值1.93億元﹔水果種植面積1.49萬畝,產量1.04萬噸,產值1.08億元。
好生態換好生活,好風景換好前景,生態周寧已成為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我們已種芍藥、黃精共計114畝。”在周寧縣黃振芳家庭林場,七步鎮后洋村村民黃傳融介紹,之前他靠林下種植土豆、林下養蜂走上小康之路,現在他將帶領更多村民發展高附加值的中草藥產業,信心滿滿。
生態紅利持續釋放
借助好環境釋放的生態紅利,在周寧這片鐘靈毓秀的土地上,全域旅游越來越紅火。
禮門鄉陳峭村坐落於后垅大峽谷的懸崖峭壁之巔,自然景觀獨特,有瑰麗的日出、雲海、星空和磅礡的峭石、岩洞、峽谷。2009年,在縣鄉兩級大力支持下,村民們合股成立了周寧縣陳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發展鄉村旅游。悄然間,一批以民宿、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新業態在陳峭村快速崛起。
如今,該村已發展民宿17家,“雲山古舍民宿”是其中之一。民宿老板陳孫壯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於2017年回鄉經營民宿。“我們是‘借景生財’,隨著游客越來越多,民宿生意越來越好。”陳孫壯對陳峭村的未來充滿希望。
在生態有機茶園上發展起來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蘇家山,玻璃棧道、蹦極、滑索等游樂項目游人如織﹔融合自然景觀的傳統村落李墩鎮樓坪村、獨具民俗特色的咸村鎮雲門村等鄉村旅游點深受游客喜愛﹔泗橋鄉天藍藍花卉基地,也將迎來一批批賞杜鵑花的游客……
在全域旅游帶動下,周寧成功創建國家級及以上文化旅游品牌24個,56個鄉村生態旅游經營點先后開放運營,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屢創新高。去年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周寧仍接待游客203.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5.67億元,相比2017年,分別增長6.1%、63.2%。
“從生態立縣到生態發展,再到生態惠民,好生態帶來的經濟效益,已被全縣人民實實在在感知。周寧將以更加矯健的步伐,走好綠色發展、生態賦能的路子,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周寧縣縣長黃桂誠說。(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黃起青 鄭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