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4月7日電 (陳博)6日,教育部、福建省政府支持廈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兩岸融合新聞發布會召開,《教育部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廈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兩岸融合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正式發布。圍繞“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兩岸融合”,廈門市從資源建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技能培訓、文化交流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0條改革措施,探索具有閩台特色的“廈門職教”范式。
根據《意見》,今后,廈門將鼓勵引進台灣地區教育資源,通過委托管理、聯合設立專業共同培養產業人才,合作開展職業教育,形成廈台融合、校企融通的新模式﹔引進台灣地區職業教育專才到廈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其在台灣地區所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評價體系,支持在廈門工作的台灣地區優秀教師申報國家和省、市級人才項目﹔廈門將與台灣地區教育機構共建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鼓勵兩岸職業院校、職業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合作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動技能培訓平台建設和1+X証書試點工作﹔定期舉辦各類活動,推動廈台職業院校結對交流,促進職業院校建立“姊妹校”關系,深化兩岸職教文化交流,形成廈台職教合力。
下一步,廈門市將不斷擴大閩台、廈台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打造兩岸產教融合“平台”,培育兩岸職業教育“專才”,搭建兩岸職業教育融合“橋梁”,拓寬兩岸職業教育開放“窗口”,努力打造具有閩台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