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連江浦下:傳承非遺技藝  “軟木畫之鄉”打造一座鄉愁記憶館

2021年06月28日09:13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這裡鐘靈毓秀,涌現了南宋詞人李彌遜、中國首批核潛艇研制者吳家貴等能人志士﹔這裡文化厚重,是聞名全省的軟木畫之鄉,曾創造了“700多人爭先學藝、拿筷孩童皆可上手”的盛景。

這裡就是福州十大明星村之一、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連江縣敖江鎮浦下村。

老區新樣貌

打造一個省級示范村

浦下村是革命老區村,位於連江縣城東南面,依山傍水,文化底蘊深厚,全村人口2248人。漫步村內,道路整潔、新房林立,公園、禮堂等配套齊全,呈現宜居新貌。

“這些年,村裡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大伙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今年76歲的李金福感觸頗深,“過去是臟亂差,污水流淌,無處下腳﹔現在道路干淨,四通八達,家門口就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不遠處還有含光廊橋、含光生態濕地公園等休閑景點。”

浦下村委會主任許賽蘭表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設有休息室、多功能服務室等,可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和文化娛樂等服務。“我們還能在這裡上黨課!”在照料中心,吳友國、吳高登、吳久龍等老黨員、村民,時常拿著一個巴掌大小的黨史學習隨身聽,聽得津津有味。

浦下村支部書記鄭斌介紹,近年來,浦下村凝聚干部、村民、僑胞、鄉賢等多方力量,大力發展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村集體經濟,推進江濱路、浦下商場、敖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成了敖江鎮發展最快的村居之一。

“2019年,浦下村財收入達13.3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6萬元。”許賽蘭介紹,浦下商場計劃今年投用,有望帶來每年數百萬元的租金收入,致力打造人氣旺盛的現代商業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浦下村還探索農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模式,建立了“1+ 100”黨建網格化管理制度——一支黨建網格隊伍對接服務100戶家庭,實現管理服務兩手抓,榮獲了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

文明新故事

打造一面有聲文化牆

鄭斌表示,浦下村不斷挖掘“一鎮一孝廉”“一念一赤誠”“一諾一終生”“一木一浮生”等故事,積極培育文明鄉風、淳朴民風、良好家風。

“一鎮一孝廉”——宋朝詞人李彌遜不向權貴折腰的故事。據載,李彌遜堅持民族氣節,力排與金和議,因而得罪秦檜。后來,李彌遜歸隱連江,氣節清廉,其后代不願做元朝官吏,在浦下村隱居,並建荷山院(寺)。如今,荷山寺有李彌遜塑像,旁題其遺句“忠奸自古同冰炭,和戰而今判是非”,已列入縣級文保單位。

“一念一赤誠”——1953年東山島保衛戰中連江籍烈士的故事。為了緬懷這些革命烈士,浦下村建造了東山島連江籍烈士紀念亭和紀念館,並將7月16日定為東山島保衛戰紀念日。

“一諾一終生”——連江浦下籍中國首批核潛艇研制者吳家貴無悔奉獻的故事。為了一句“聽從國家號召、無私奉獻核潛艇事業”的諾言,吳家貴將一生都交付給國家,交付給核潛艇事業。在44年的核潛艇研制工作中,吳家貴隱姓埋名,甚至連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裡、在干什麼。

敖江鎮黨委組織委員林詩涵說,為了傳遞這些“好聲音”“好故事”,浦下村以文字故事寫實、涂鴉繪圖寫意,打造了180余米長的有聲文化牆,分為“一鎮一孝廉”“一念一赤誠”“一諾一終生”“一木一浮生”四個篇章,每個篇章均配有二維碼,隻要手機掃一掃,就能聽故事。

傳承非遺技藝

打造一座鄉愁記憶館

以“無聲的詩”“立體的畫”聞名於世,與壽山石雕、脫胎漆器並譽為福州工藝美術“三寶”,這就是福州獨特的國家級非遺項目——軟木畫。浦下村曾是聞名全省的軟木畫之鄉。

鄭斌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老黨員吳高釗牽頭創辦浦下工藝美術廠,浦下村便與軟木畫結了緣。

從最初的10多名工人,到全村700多人競相學藝,浦下村的軟木畫年產值達到近400萬元,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其中,有不少作品獲評國家輕工業部優質產品、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銀杯獎)等。

后來,受外貿市場“寒冬”的影響及浦下工藝美術廠倒閉,工人們封刀休藝,村民也紛紛轉行,軟木畫產業退出了浦下村。

“軟木畫不僅承載了幾代從業者及海外游子的鄉愁記憶,也是浦下振興的精神紐帶和動力。”鄭斌說,為了傳承這項非遺技藝,打造鄉愁記憶館,提高村民凝聚力,從去年開始,浦下村黨支部牽頭收集了民間流傳及浦下工藝美術廠遺留的軟木畫作品300余幅,在浦下村委會打造了軟木畫藝術品展陳室。

展陳室以“喚起記憶”“換新技藝”為主題,集中陳列軟木畫作品、制作原料、工藝流程、操作工具等。這些作品造型逼真、紋理纖細、工藝精巧,其中的《水漫金山》更是“鎮館之寶”。“在1988年,我們10位手工藝人分工協作耗時一個月完成了《水漫金山》這個作品。它代表著浦下工藝美術廠的最高工藝水平。”浦下村手工藝人吳友忠回憶道。

下一步,浦下村計劃採用“非遺傳承人+志願者”的模式,邀請福州軟木畫手藝傳承人授課,讓更多人了解、喜歡上軟木畫,共同傳承這項非遺技藝。(鄭瑞洋 林雙偉)

(責編:陳藍燕、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