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鄉村振興的“蕉城樣板”

近年來,福建寧德市蕉城區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突出位置,在“闖”中開辟新路、在“干”中創造新績,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綠色經濟助振興 夯實發展“基本盤”
地處寧德市蕉城區西北部的石后鄉,擁有得天獨厚的農林資源。走進石后鄉上竹洋村,放眼望去一片“綠海”——4000多畝野生毛竹引人矚目。從前,由於道路不通,竹資源無法開發利用,造成竹林資源封存於大山之中無人問津。為了“喚醒”沉睡的毛竹資源,石后鄉引進寧德森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上竹洋村開發竹林資源,發展林下經濟。
“別小看這毛竹,用處可大著呢!竹子全身都是寶,竹頭能制作竹地板、竹身是香芯和筷子最好的制作原料、竹尾可用來制作蒸籠頂、廢棄的竹料還能制成竹炭。整棵竹子最大化利用,不產生垃圾、不污染環境。”寧德森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根旭說,他們計劃第一步在原產地對竹子進行加工生產﹔第二步“林旅結合”,發展康養旅游,開發竹文化。
據悉,寧德森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於去年6月1日與石后鄉政府簽訂共同開發協議,計劃用三年時間在上竹洋村投入1.8億元發展林下經濟,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石后鄉上竹洋村以開發竹資源、打造休閑旅游避暑勝地,做“竹”文章、擴“筍”產業,實現鄉村振興。
石后鄉竹林產業只是蕉城區眾多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蕉城區按照“擴面積、提品質、樹品牌、促三產、拓銷路”的思路,著力建設寧古線高山獼猴桃標准化種植區、沿海晚熟荔枝種植區、霍童溪流域優質柑橘核心區等三大特色水果產業帶。2020年,新增特色水果種植面積5000畝,今年預計新增種植面積7000畝。
此外,蕉城區先后出台水果產業、茶產業、鄉村旅游、民宿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投入扶持資金3000萬元,其中,1500萬元扶持茶產業發展、1000萬元扶持水果產業發展、500萬元扶持鄉村旅游和民宿開發,以硬投入助力鄉村產業發展。
推廣畬藥增收入 特色村寨添魅力
七都鎮北山畬村,處處皆景。北山村是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第三批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發展與保護示范點,全村總人口1028人,其中,畬族人口佔總人口的86%。
北山畬村種植畬藥歷史已有數百年,畬民自研醫術,畬醫自成一脈。為推廣畬藥產業,振興畬村,北山村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進行規模化、規范化種植畬藥﹔建立畬族中草藥展陳館,發展“生態畬村·草本藥園”﹔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畬家藥膳。
“現在全村256戶, 80%的村民參與畬藥種植,去年人均純收入達14200元,畬藥種植已經成為村民增收新途徑。”北山村黨支部書記鐘伏零說。
如今,北山村通過畬藥產業推廣,共種植畬藥2000多畝,2017年,畬藥產業產值500多萬元。畬藥作為民族藥,已經成為帶動畬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蕉城區致力於產業強村,打造魅力畬寨,為加快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鄉村振興,蕉城區先后爭取到4批12個民族村創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此外,蕉城區還精心打造227個“綠盈鄉村”、78個“美麗鄉村”、34個傳統村落、5個歷史文化名鎮、7個歷史文化名村、7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如今七都鎮北山畬族村、九都鎮九仙村等成為游客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
古鎮古韻伴桃花 有詩有景有遠方
驅車沿霍童溪前行,來到九都鎮雲氣村,舉目遠眺,青山如黛、碧水潺潺。
近年來,蕉城區以“繡花”功夫精雕細琢,扶持霍童、溪池、貴村、邑坂等村落打造生態線路游,推動霍童溪沿岸鄉村游串點連線,鄉村舊貌換新顏,處處成風景。
如今,霍童溪畔已種植8萬株桃樹,著力打造 “桃花特色旅游休閑經濟帶”“百裡畫廊、曲水桃源”盛景,形成村村皆有景、處處有特色的沿溪風貌。扎實推進“綠盈鄉村”建設,“綠盈鄉村”佔全區行政村總數的81.1%,打造出村在林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詩畫田園。
霍童溪沿岸的美麗蛻變只是蕉城區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2020年,蕉城區成立“五個振興”工作專班,區領導挂鉤15個鄉村振興試點村,49個產業薄弱村實現鄉村振興指導員、科技特派員挂鉤幫扶全覆蓋。截至目前,試點村已完成投資約3327萬元,完成項目建設63個﹔49個產業薄弱村發展產業項目527個,總投資4957萬元。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兩高沿線”和“重點旅游路線”農房整治成效顯著,全區累計投入資金1.64億元。金涵上金貝村、八都猴盾村、霍童邑坂村和坑頭村獲評全國文明村,虎貝黃家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同時,全國計生協會2020家庭健康主題推進活動在七都北山村舉行。
歷時兩年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取得決定性勝利,累計投入資金8億多元、清退漁排22.7萬口﹔《蕉城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蕉城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完成編制﹔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區污普辦獲評全國污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深入實施“潔淨藍天”“清新水域”“清潔土壤”工程,年度空氣質量達標率99.2%、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重點流域水質均達三類以上,完成森林撫育3.5萬畝、封山育林2萬畝、造林綠化7640畝,森林覆蓋率達67.73%。
簡單數字的背后,是一幅天藍雲白、水綠山青的生動畫面,是蕉城區委、區政府孜孜不倦追求,是全區上下的長期堅守。蕉城區將繼續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文化振興為抓手,持續推動鄉村振興事業向前發展。(郭文輝 李娜 沈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