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場監管部門攔截處置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陽性貨物32批次逾190噸

人民網廈門9月1日電 (余乃鎏)建立進口冷鏈食品一體化防控體系,攔截核酸檢測陽性貨物32批次逾190噸﹔完善“入廈通行碼”管控模式,共審核進口冷鏈食品入廈申報23062單,涉及廈門的19起涉疫食品第一時間鎖定流向、封存下架。
8月31日下午,在廈門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疫情防控下廈門市民群眾關切的“進口冷鏈食品”管控問題,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通報了該市市場監管部門的相關舉措和工作成效。
據介紹,廈門是全國十大口岸城市之一,每年進口冷鏈食品數量佔福建全省一半以上。為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好“外防輸入”,廈門市場監管部門按照“三全”防控要求(全閉環集中倉管控、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全覆蓋一體化監管),著力管控進口冷鏈食品,以最大限度阻斷疫情“由物傳人”。
其中,廈門市場監管部門主要實施了三大舉措。一是實施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僅用一天即建成湖裡萬翔、海滄萬緯兩個集中監管倉。2020年11月20日起,廈門市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管控,所有入廈進口冷鏈食品,統一進倉按照“全批次檢測、全件數消毒、全流程追溯”標准,進行檢測消毒。截至8月29日,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共檢測消毒4069櫃、10.04萬噸,成功攔截處置核酸檢測陽性貨物32批次、190.61噸。
二是創新推行“一碼通行”管控措施,實現追溯閉環。即廈門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國首創了“一碼通行”制度,開發運行“進口冷鏈食品入廈申報平台”,並與食品追溯系統互聯互通,對所有入廈進口冷鏈食品實行申報賦碼管理。通過該創新管控舉措,經營者“憑碼”銷售、消費者“掃碼”查詢、執法者“查碼”監管,做到來源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其中,本輪疫情以來,外地通報的19批核酸檢測陽性食品,均可以全鏈條追溯。
三是實施一體化監管,實現監督檢查全覆蓋。廈門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多輪次的拉網式摸排,全面摸清進口企業、第三方凍庫等主體信息,並持續開展監督檢查,督促指導經營者自查自糾,落實查驗“兩証”和上傳追溯信息主體責任。截至8月底,累計已摸排各類經營主體8854戶次,查處不履行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規定的進口冷鏈食品案件124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