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600億產業資本聚集廈門自貿片區 賦能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廈門11月19日電 18日,廈門自貿委財政金融局發布相關數據,截至2021年9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簡稱“廈門自貿片區”)內已聚集股權投資類企業526家,注冊資金規模達1669億元。其中,在中國証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基金產品339支,備案產品規模達到1057億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169家。
據介紹,境內外巨量產業資本集聚的背后,是作為開放創新的“試驗田”,廈門自貿片區在金融領域先行先試,近年來推出一系列的創新舉措,打通外資多幣種基金和境外人民幣基金入境與退出通道,奮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以“廈門古地石基金小鎮”為例,這個由廈門自貿委、廈門市金融監管局、湖裡區聯合打造的廈門首個市級基金小鎮,從落戶獎勵、投資獎勵、風險補助、稅收返還、租金補貼、人才獎勵等方面,全方位對入駐的股權投資類企業等進行扶持。數據顯示,自其成立以來,已接待超過600家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機構,入駐100多家私募基金,成為廈門市的 “基金會客廳”。
廈門自貿片區產業引導基金則在撬動社會資本、助力招商引資、促進廈門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基金由廈門自貿委於2016年9月發起設立,截至2021年9月,5年來其累計批復參投有效子基金18支,基金規模220億元,引導基金承諾出資10.74億元,撬動社會資本逾20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杠杆倍數近20倍。同期,其參投的子基金共投資項目159個,投資金額114億元,其中投資廈門市項目19個,投資金額合計4.15億元﹔新增招商引資至廈門市項目43個,新增項目注冊資本達9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設立以來,廈門自貿片區產業引導基金就立足於服務國際貿易、航空維修、融資租賃、航運物流、創新創業、文化旅游、高端制造等七大功能性產業和十四個重點平台,定位鮮明地投向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基金管理公司。這些基金管理公司,有的以集成電路、高科技為主投領域,有的以“一帶一路”為投資方向,有的以現代服務業投資為主,有的專注於影視文化類投資,有的投資生物醫藥、新材料領域,有的聚焦物流供應鏈和供應鏈科技創新領域,有的專注於工業互聯網和民用物聯網投資等。
“隨著廈門自貿片區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為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增量、新動能發揮應有作用。”廈門自貿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該委2021年初及時修訂了產業引導基金管理辦法,以使引導基金扶持產業發展定位更加精准、投資和管理機制更加完善,讓企業能切實享受到政策優惠。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今后,廈門自貿片區將堅持制度創新、先行先試,堅持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更高水平打造社會資本聚集高地,為廈門市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金融支持,持續賦能該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余乃鎏 趙文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