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校長張榮: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大力培養高精尖緊缺人才

呂春榮 錢嘉禾
2022年03月10日09:31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百年學府廈門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的大學。創立之初,她便立壯志:要讓外國的輪船一開進廈門港,就能看到新建的廈門大學,看到新中國的新氣象。走過世紀,她堅守初心:始終以培養立大德、有大愛,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人才為使命。

與國家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廈門大學的百年史,就是一部興學圖強的愛國史、自強不息的奮斗史。”回顧廈大百年歷程,廈門大學校長張榮說。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廈大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如何培養高精尖緊缺人才?如何促進兩岸教育科技文化交流?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記者“雲專訪”了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張榮。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校長張榮。受訪者供圖

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打造更多高峰學科,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

人民網:不久前,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啟動。下一步,廈門大學將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張榮:下一步,我們將完善學科建設機制,堅持“筑峰揚優、交叉創新”,構建“6+5+1”(六個一流建設學科、五大優勢特色領域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梯次建設、分類發展的學科建設體系,努力打造更多高峰學科,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發展和國家戰略能力,提升創新人才培養能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還將完善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機制,推進“一院一策”改革,進一步向學院放權鬆綁,激發學科建設活力和創新力。目前,我校正在推進以教學改革、人才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為試點的“一院一策”改革,給予學院更大的資源統籌權和配置權,釋放學院改革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同時,我們將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大力破除“五唯”,構建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例如,在人才評價方面,不斷完善適應不同崗位類型特點的評價方式,健全分類評價機制,以激發專任教師、專職科研隊伍、工程技術隊伍、行政服務隊伍等各支隊伍的活力﹔在科學研究方面,加快完善學術同行評議制度,尊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類型研究規律,適應不同學科特點,完善科研成果評價機制,釋放創新潛能。

談兩岸交流融合

努力成為兩岸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橋頭堡”

人民網:您曾說過“推進海峽兩岸交流與融合,廈大責無旁貸”,那麼,在兩岸交流融合中,廈大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張榮:由於廈門地處對台交流合作前沿,長期以來,廈大發揮區位和人文優勢,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台灣研究等方面發揮“頭雁”作用,有力增進了兩岸青年交流互信,為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作出了獨特貢獻。

其中,在兩岸高校交流方面,近兩年雖然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兩岸人員往來尚未能恢復正常。但是,我們促進兩岸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決心沒有變,努力沒有停。疫情之下,我校與台灣高校仍保持高頻互動,通過協議簽署、視頻會議、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學術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持續推動對台交流合作。百年校慶期間,台灣14所姐妹校發來祝福視頻或賀信,我校名譽博士連戰先生也發來賀信。

在培養台灣青年方面,廈門大學作為最早招收台灣學生的大陸高校之一,高度重視台灣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立足台灣學生的實際,積極為台灣學生發展搭建素質拓展平台,加強國情教育。

人民網:未來,廈大將如何發揮優勢推動海峽兩岸深層次交流合作?

張榮:下一步,我校將繼續圍繞“打造台師台生登陸第一家園”的目標,加快建設兩岸高等教育合作先行示范區,不斷譜寫“兩岸一家親”的新篇章﹔繼續發揮好區位優勢與學術優勢,進一步增強對台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注重提質增效,深化與台灣地區的全方位合作,努力成為兩岸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橋頭堡”。

談人才培養

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培養緊缺人才

人民網:當前,我國正瞄准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緊缺人才。廈門大學是如何著力培養緊缺人才的?

張榮: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的戰略資源。廈門大學堅持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扎根中國大地,大力培養高精尖緊缺人才。

我們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加快培養新技術新產業高端人才。近年來,廈門大學面向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陸續新增了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化學測量學與技術、儲能科學與工程、口腔醫學、基礎醫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民生急需相關本科專業,積極對標教育部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全力強化專業建設、深化專業改革、凝練專業特色,持續提升專業內涵和建設水平。

我們積極增列亟需學科,培養高層次緊缺人才。例如,聚焦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主動對接高層次緊缺人才培養,以需求為導向科學設置學位授權點:設立電子信息博士專業授予類別、生物與醫藥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增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新增建筑學一級學科、材料與化工博士專業學位、先進能源一級交叉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新增資源與環境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我們強化產學研深度合作教育,培養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創新人才。推動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加強校企、校地合作,豐富實習、實訓、實踐資源,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培養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創新人才﹔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科專業建設等,促進教育和產業體系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最大化集聚融合、優勢互補﹔持續建立健全以企業為重要主導、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中心任務的產教融合創新機制﹔重視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一體發展,積極推進科技成果及時轉化和產業化,形成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和產業化的完整鏈條。

我們深化拔尖計劃、強基計劃等人才培養創新試驗區改革,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廈門大學向來以培養拔尖引領性人才為己任,學校聚焦選才、育才、保障、評價、使用全流程高質量培養等要素,著力深化“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改革,構建“專通結合、交叉融合、本研貫通、國際合育”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努力培養一批未來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

(責編:吳舟、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