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順昌:這個小村很“文藝”

坊上村村景航拍圖。順昌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南平市順昌縣有個小村很“文藝”,這個村就是埔上鎮的坊上村。坊上村原名“雄雞斗”村,雄雞斗位於富屯溪下游500米處,因溪兩岸石壁對峙,如兩雄雞對搏狀得名。坊上村位於順昌縣西北部,316國道旁,富屯溪畔上,距縣城13公裡,與著名風景區合掌岩,華陽山緊緊相鄰。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以“水月坊上”為村庄發展定位,充分發揮村民制硯、燒瓷、石刻、木雕、磚雕等手藝,形成了以文玩交易、工藝品制售等為主導的產業,按照“百姓富、生態美、產業興”的總要求,以宜居、宜業、宜游為目標,走出了一條極具本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木匠老藝人雕刻蓮花柱。順昌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坊上村遠離城市的喧囂。從城關出發約20分鐘,就能在坊上村吃上農家飯、住農家屋,感受古玩文化,聆聽“雄雞斗”傳說,體驗青山環繞,鬧中取靜,是都市人們養生靜心、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村裡的藝人制作出的陶瓷。順昌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勤勞、智慧的坊上村村民在自家辦起了陶瓷、文玩工作室,全村107戶村民,其中從事文玩產業的就有59戶,能工巧匠把失傳百年的順昌青白瓷燒制技藝重現“江湖”。如今的他們時常組團參加全國各地的古玩、玉石交易活動,在福建省內文玩圈小有名氣,全村年純收入1000萬元以上。
藝人制作陶。順昌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穿過富屯溪的索橋,坊上的“文藝范”就扑面而來。道路兩旁的籬笆上挂著各種盤、罐、盆之類的青瓷裝飾,顯出一種特別韻味。漫步小村,隨處可見村民家中的工藝作坊,擺滿了造型各異的工藝品和半成品。那些匠人們朴實自然,娓娓道來的是那份自信,那份憧憬,那份希望,更是現代農民對藝術的不悔追求。
小村因文藝范而揚名一方,吸引了不少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來這裡打卡游玩,一些慕名而來的客商也前來尋寶。小村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2020年,坊上村作為南平市110個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之一,得到了福建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的資金扶持。
坊上村。順昌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目前,這個“文藝范”的小村按照順昌縣“大聖祖地,零碳順昌”的發展要求,做好鄉村振興。隨著順昌縣文旅產業的深入發展,坊上村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徐華山 劉慧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