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補貼17億元 廈門出台18條措施推動跨境航空貨運高質量發展

近日,《廈門市進一步加快跨境航空貨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落地實施,以抓住跨境航空貨運“窗口期”,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該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措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分為九個方面18項內容,包含亞洲、港澳台、洲際全貨機定期航線、跨境貨運非定期航線、重點跨境全貨機定期航線補貼政策,以及貨運代理補貼政策、補貼退坡和貨量增量獎勵、監管要求等。《措施》明確,廈門市將重點培育一批運營穩定的全貨機定期航線,廈門機場貨郵吞吐量力爭到2023年達18萬噸、2024年達20萬噸,進入我國跨境航空貨運機場第二梯隊﹔自2022年7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預計第一年度補貼支出約3億元,三年總支出預計約17億元。
據介紹,此次《措施》以真金白銀支持航空企業提升運力,補貼力度更大、條款更寬容、更具操作性、更加精准且更有導向性,在第五航權、金磚國家和其他重點航線、貨量增量、貨代補貼等方面均有具體條款。其中,航班補貼採用“裡程補貼+貨量補貼”方式,採用“多飛(航程)多得、多拉(貨量)多得”的國內主流補貼方案。在特別政策中,注重發揮資源要素配置在市場中的決定性作用,重點培育持續運營三年以上的穩定全貨機定期航線。
在補貼力度方面,《措施》將洲際航線的補貼上限從8400萬元提升到11000萬元、亞洲航線的補貼上限從2100萬元提升到5000萬元,鼓勵企業加密航班,提升航線的穩定度,提供更多運力、更多艙位,進一步提升貨郵吞吐量。同時,將按飛行時長衡量補貼標准改為按航程衡量補貼標准,避免逐班統計實際起降時間及技術經停時間,避免航班實際飛行時間受各種影響出現較大變動。
不僅如此,《措施》還增加了金磚國家以及其他經廈門市人民政府認定為重點開航國家的全貨機定期航線補貼條款,額外給予航線補貼標准5%的補貼。同時,增加貨量增量獎勵條款,對運營主體進行貨量增量獎勵,鼓勵其積極性,特別是給予穩定的定期航線更多信心﹔還增加貨代補貼條款,培育民航新業態,激發航空貨代積極性,通過對在開展跨境航空貨運集貨業務和跨境中轉集拼業務的龍頭企業進行獎勵,從根本上改變貨運艙位供給。
“通過《措施》的實施,廈門將積極構建具有較高通達性、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亞太重要航空口岸物流節點,爭創特區新優勢,打造新的航空運輸千億產業鏈,積極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廈門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措施》旨在加強廈門機場航空貨運國際競爭力,實現政策精准發力,提升跨境貿易營商環境,服務“三高”企業進軍國際供應鏈市場,滿足外向型高端企業對航空運力的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