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護河愛水 幸福河湖福州行”系列報道——

河湖長制守護“一江清水”  福州倉山山水如畫

林東曉 方金輝
2022年08月19日15:5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福州是一座山水之城,河湖與這座千年古城相伴相生,既有泉涌溪流、綠水繞城,也可見湖光瀲灩、江水滔滔。歷年來,福州市積極圍繞現代化國際城市目標,全力推動河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
  一河一湖皆是景,美麗河湖入畫來。今年7月,福州市河長辦開展“護河愛水 幸福河湖福州行”媒體走基層系列活動。人民網福建頻道策劃推出系列報道,展示福州各縣(市)區的河湖之美、生態之美、幸福之美。今天為大家推出的,是倉山之行。

“江心浮絕島,古寺軼氛埃。”這句詩裡描繪的是福州市倉山區河湖美景——一座被閩江、烏龍江環繞的千年島嶼,內河水系發達,河網密布、縱橫交錯。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福州市倉山區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加強閩江流域倉山段管理保護,持續推進城區內河水系綜合治理,全面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守好“瓊花玉島”,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治水”成績單——

3個市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

深入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等行動,提出“七個一”創新機制,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河長日”等長效機制﹔

持續推進“兩江兩岸”環境提升工作,預計2022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三縣洲大橋至閩江大橋的閩江核心段品質提升,繼續打造一批面向市民的精品空間。城區已建成開放的48條河道轉入管養階段,由社會化專業隊伍進行管養,鞏固提升城區水系治理成果,打造了流花溪等“樣板河”,加快推進剩余在建項目的治理,進一步完善水系河網﹔

如今,146平方公裡的南台島,全國獨有的集山、水、洲、島、濕地多元景觀於一體的都市島嶼,已經成為更加綠色生態宜居的幸福島。

發揚文化底色 打造幸福鄉村

陽岐河鳥瞰圖。倉山區河長辦供圖

“千年倉山、百年書香”,作為福州傳統的文教名區,倉山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走進嚴復故裡、福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陽岐村,村落干淨整潔、古朴儒雅,陽岐河邊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村民紛紛感嘆:“真沒想到陽岐河兩岸變得這麼美,村庄變得這麼干淨。”

嚴復故居前的陽岐河與烏龍江相連,全長4.5千米。從唐代到北宋,這裡是福州向南的主驛道重要節點,也是古人從永泰進入福州城區的必經之處。

“這裡有著福州少有的濱河村落景觀。”倉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河長辦主任徐俊介紹,因為歷史原因,陽岐河一度變成黑臭河。2017年7月,倉山區啟動陽岐河水系綜合治理,實施清淤、截污、景觀建設,2020年10月全面轉入運營管養階段。2021年,陽岐風貌區(一期)保護提升工程完工,陽岐河沿岸水系景觀得到提升,文物及建筑得到修繕,完美再現嚴復詩中“門前一泓水,潮至勢遲遲”的美好意境。

陽岐河邊的大榕樹下,河長公示牌清楚地標明了河長相關信息﹔河面上,環衛工人劃著小船來回巡查,進行日常清潔維護。“我們通過‘河長聯系專管員,專管員聯系群眾’的方式,織密河道管理網,村裡的網格員每天巡河,確保水清河暢。”倉山區河長辦有關人員說。

為了提高村民參與美麗家園共建共治共享的積極性,下岐村還試點引入“積分制”,打造“愛心公益超市”。考評內容涉及落實“門前三包”、移風易俗、實行垃圾分類、規范禽類養殖、參與環境整治、培養鄉風文明等7項。下岐村有關負責人介紹,“村民持積分券可在‘愛心公益超市’換取相應物品,在‘愛心公益超市’積分兌換登記表中,從香皂到牛奶,都是村民為建設美麗家園積攢下的回饋。”

眼下,美麗陽岐開始謀劃發展旅游業。“目前,我們正在籌備於陽岐河邊開辦‘夜色經濟’,讓陽岐的美好環境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不斷提高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下岐村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下一步,倉山區將整合陽岐、林浦、梁厝等地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積極尋找提升城區品質的亮點及項目,充分挖掘傳統歷史文化與文旅有機結合,探索彰顯區域特色的都市鄉村環境整治樣板。

拓展“河長日”內涵 提升河湖環境

正在巡河的河長。倉山區河長辦供圖

4月14日,福州在倉山啟動了“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倉山區迅速行動,下發《關於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的通知》,明確對全區54處河湖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整治和提升,共建水清岸綠的美好家園。

《通知》要求,各鎮(街)要堅持“以水帶岸、水岸同治”,把實施河湖長制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緊密結合起來,積極發揮轄區黨員干部、巾幗護河隊、民間河長、企業河長帶頭作用,加快水體生態系統修復,努力將農村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實現河道水質穩定達標,同時組織各村(社區)針對房前屋后、背街小巷和沿江步道等重點區域、關鍵環節,立即開展環境衛生大清理、大整治,推動全社會共守水清岸綠,共建美好家園。

聞令而動,倉山區各鎮(街)積極相應“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的號召,鎮(街)主要負責人帶領黨員干部群眾,穿上紅馬甲,走到內河邊、沿江步道上,走進背街小巷、居民的房前屋后,拿起掃帚打掃衛生死角,清除堆放雜物,拔除綠化帶裡的雜草,為美好家園貢獻力量。

“我們實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各處級領導,鎮(街)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共同參與的‘河長日’巡河制度,嚴格落實區級河長月巡河、鎮(街)級河長周巡河制度。”倉山區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倉山區級河長44名,鎮(街)河長39名,2021年至今,區級河長巡河924次,發現並解決問題656個﹔鎮(街)河長巡河3127次,發現並解決問題2509個。

倉山區還加強智慧信息平台建設,將河道數據納入系統,並創新聘請專職河道專管員,實現河道巡查全覆蓋,打通河道管護“最后一公裡”。2022年以來,倉山落實“河長日”“河湖長制”等巡河超1.3萬次,協調解決問題5863個,處置率100%。

政企河長聯動 呵護河湖水質

台嶼河公園。倉山區河長辦供圖

漫步台嶼河公園,風景秀麗、河道清澈,花海、詩廊、林蔭道等映入眼帘,十分愜意。這樣的美景得益於倉山區大力踐行河湖長制工作。

“三分建七分管,不容一絲馬虎。”在台嶼河企業河長彭積都看來,作為發現內河問題的第一手段,巡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據介紹,目前內河沿河排水口嚴格執行挂牌管理,經審批合法的分流制雨水排放口挂綠牌,合流制雨水排放口(含未改造完成的混流口)挂藍牌,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挂紅牌。

按照有關規定,一旦巡查過程發現分流制雨水排放口晴天排出的水體經檢測屬於污水,企業河長要在發現后3個小時內先行封堵。發現合流制雨水排放口晴天流水的,需立即通知企業河長直接調查處置,3小時內完成。路面散排或駁岸滲漏異常的,如屬於小區管網或化糞池異常導致污水入河的,行政河長應立即委托專業單位3天內予以修復,如屬於沿河截污系統脫節、破損的,由企業河長(或社會化管理單位)負責3天內予以修復。

“一旦發現問題,快速處置是政企河長聯動配合的一大亮點。”為打好水質管護的攻堅戰,倉山區企業河長和行政河長形成聯動機制,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在日常巡河時密切配合,對污染源“露頭就打”,全力呵護河道水質。

目前,倉山區河長辦還按計劃推動區、鎮(街)兩級示范河長辦建設工作,預計年底先行打造一批鎮(街)河長辦建設示范點,以點帶面,全面推動示范河長辦建設工作完成。此外,區河長辦將全區25名河道專管員全部下沉各鎮街,形成“區級河長+鎮級河長+村(居)級河長+企業河長+河道專管員”五級聯動巡查、管護機制,有效提升基層河長辦處理河湖問題的能力。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