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智慧應急”體系初步建成  今年防暴雨防台風期間未發生人員傷亡等災情

2022年11月15日14: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11月15日電 (張萌)“今年,廈門遭受多輪強降雨和局地暴雨等強對流天氣以及台風影響,通過不斷健全完善防御台風暴雨體制機制等,全年防暴雨防台風期間未發生人員傷亡災情。”15日,廈門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簡稱廈門市防汛辦)、廈門市應急管理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就該市防汛抗旱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張萌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張萌攝

發布會介紹,今年以來,廈門市島內平均降水量1207毫米,比歷史平均偏少1.2%,島外平均降水量1424毫米,比歷史平均偏少1.9%,均屬正常﹔全市出現36次暴雨過程,3個台風對廈門產生影響,期間分別啟動防暴雨洪水應急響應4次、防台風應急響應2次﹔全市26座小(Ⅰ)型以上水庫總蓄水量13233萬立方米,佔汛限水位相應庫容的66%,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與常年同期相比增加25%。此外,全市出現各類災情58起,以山體滑坡、邊坡崩塌、滑塌、道路積水、涵洞堵塞等為主,未發生人員傷亡等災害事故。

據悉,為扎實做好備汛各項工作,廈門市防汛辦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制,今年共落實防汛抗旱責任人803人,其中行政責任人592人,6個區、6座中型水庫、20座小(Ⅰ)型水庫、25處重要堤防、31處水閘防汛責任人向全市公布﹔同時落實包鎮(街道)駐村(社區)干部1491人。9月,還建立了以市應急指揮中心為中樞的防汛指揮平台,橫向對接全市17個委辦局部門,匯聚56類數據資源,形成上下貫通、橫向銜接、運行順暢的信息化防汛指揮網絡。全市累計開展防汛業務培訓436場,培訓13064人次﹔開展防汛演練517場,參加演練16163人次。期間,廈門市應急指揮中心正式啟用,這也標志著該市“智慧應急”體系初步建成。

據了解,今年以來,廈門防汛辦緊盯台風、暴雨、洪水及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聚焦防汛防台風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組織各級各部門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各類場所點位5203處,812處存在安全隱患,775處已整改完畢,37處正在整治中。同時,立足該市易發多發自然災害和應急突發事件類型以及物資保障需求,編制應急物資中長期儲備規劃和年度儲備計劃,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統籌管理,建立物資儲備指導目錄並動態調整,根據緊迫程度、重要次序採購物資儲備特別是高端先進裝備,並創新引入市場機制、以租代儲拓展儲備渠道,健全應急征用及補償制度,做好應急物資、場所征用預案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廈門市政府立足實際,印發了關於印發加強改進台風暴雨災害天氣防范應對工作十項措施的通知,提出落實高級別預警“叫應”、建立重大活動熔斷機制、提高精密監測水平等措施,以提高市、區級和市防指各成員單位提高防汛防台風工作能力。在此基礎上,廈門市防汛辦專門印發了加快推進基層防汛能力標准化建設的通知,部署提高鎮(街道)、村(社區)兩級提升防汛應急工作水平工作。截至目前,該市篩選出了13個基礎較好的鎮(街道)、68個基礎較好的村(社區)作為先行試點開展標准化建設,積極發揮試點建設的示范效應,明年按通知要求完成全部創建目標。

廈門市應急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立足防汛抗旱工作實際,全面推進“十項措施”落實落細,深入扎實做好基層防汛能力標准化建設,通過推進完善市級防汛指揮體系、提升綜合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提前籌劃抗旱保供水工作等,不斷提升防汛防台風和抗旱工作能力,為廈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環境。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