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有啥說啥”的座談會,交敢作敢為的真朋友
——福建省委統戰部“同心·半月座談”側記
“要繼續堅持協商會、座談會、通報會、談心會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並在實踐中不斷健全和完善。要為民主黨派、團體知情出力創造條件……對民主黨派、團體提出的參政議政意見、建議和調研成果,要切實抓好落實和反饋。”1998年4月,習近平在福建全省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
為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關於統戰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貫徹福建省委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今年以來,福建省委統戰部在全省統戰系統開展“同心·半月座談”活動,立足發揮統一戰線職能作用、匯聚統戰資源力量,圍繞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統戰重點難點問題廣泛交流討論、征求意見建議,直面真題、共商良策、結交好友,凝心聚力服務新福建發展。
“大尺度”專談真問題
緊跟時勢、主題鮮明、問題導向,這是“同心·半月座談”給人的第一個印象。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召開黨外人士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懷抱青春夢想 同心共赴遠征”為主題的座談﹔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施行第一周,民辦職校成為座談主角﹔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第二天,優化營商環境助閩商回歸的座談隨即跟上﹔戰“疫”進入“白熱化”階段,圍繞生物醫藥行業展開的座談應運而生﹔國家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在閩海外重點僑領及僑團、僑企代表與基層僑務工作者齊聚僑鄉晉江,為“走出去”獻計出力……
拋出真問題,需引出真心話。從第一場座談會開始,半月座談就一直延續著“有啥說啥”的風格,作為主持人,福建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永禮常在開場白裡強調,“大家脫稿講難處,別說場面話。”
在這樣的引導下,務實成了半月座談的基本基調。參會者們也不時有“大尺度”發言,有話直說。
民辦職校、民營企業負責人圍桌而坐,談發展、說問題。福建省委統戰部供圖
在首場聚焦職業教育發展的半月座談上,十多位職校負責人“不吐不快”:土地供給的限制導致辦學規模受限﹔生均補貼低而用地、實訓投入成本高導致運營壓力大﹔社會普遍對民辦職業院校存在偏見。
第二場座談的主角是異地閩商,“愛拼敢贏”的風格與座談會氣質頗為契合。11位異地閩籍商會負責人暢所欲言,金句迭出:當地領導換屆影響招商引資“售后”﹔本外地籍人才待遇不平衡,不能偏心“女婿”忽略“兒子”。
第三場座談的話筒給到民營企業家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項目方談自己埋頭干活“募資難”,投資方說自己“手握資本四顧茫然”,交換意見,你來我往,破局的答案似呼之欲出。
……
像這樣的“交鋒”在16場座談會中還有很多。自5月首場座談會以來,共有來自民主黨派、民營企業、民族宗教、港澳台僑等十余個領域的數百名人士參與。
鼓勵“吐槽”、歡迎“批評”,於是座談會上便有了犀利觀點與不同聲音的“常駐”。談真問題、真談問題,“不穿靴戴帽,要求真務實”的風格成為半月座談的一大亮點。
“頭腦風暴”共尋解題之策
濟濟一堂、各出奇謀、務求實效,這是“同心·半月座談”給人的第二個印象。
座談的參與者們的“直白”,絕非“挑刺”“訴苦”。他們是來自社會各界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的建設者、觀察者,亦擅長通過“頭腦風暴”尋找解題之策。
座談主題涵蓋經濟社會發展諸多領域,各界精英踴躍發言。福建省委統戰部供圖
16場座談會涵蓋投融資需求、鄉村振興推進、人才吸引、文化資源轉化利用等等各色主題、諸多領域。參與者中,有行萬裡路見多識廣的異地閩商、僑胞僑領,有博聞強識才思敏捷的歸國人才、港澳台僑青年,有實力雄厚目光長遠的實體企業家、新階人士等等。
佼佼者們齊聚一堂,往往能從專業角度和親身體驗出發,深入思考交流,一起為解決問題想辦法。
民營企業辦學壓力大,是否可以用調整稅收政策的方式鼓勵專項實訓?招商引資項目政策不連貫,是否可以定期回訪做好交接?投融資方各有所需,那何不拉群“相親”,互通有無?
不同經歷、不同領域的碰撞常常帶來多元視角和新思路。尤值一提的是,16場主題座談會中也不乏省直部門有關負責人參與討論,座談會是一場“隨堂考”,也可以是“辦公會”。
在企業負責人談到的工廠“缺工”問題時,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洪長春就從本職和長期調研結果出發,提議要從對口省份引進,讓西部、中部的學生來上學、工作,還可以安排落戶,讓他們成為“新福建人”。
莆田籍的黑龍江省福建總商會會長吳慶和提到秀嶼港坐擁天然地理優勢,卻無法與福州、廈門港口競爭時,莆田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郭宋玉在現場進行了對症分析,並把針對性研究解決提上議程。
每月兩次的座談就是凝心聚力的“碰頭會”,號召廣大統一戰線成員一起來想、一起來干,催生了“百校萬崗·同心就業”行動、同心·天馬民辦職業教育基金,民企項目和產業資本現場對接、進一步優化涉僑服務的措施等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
“實力派”聯誼同心同行
如沐春風、同氣連枝、合作共贏,這是“同心·半月座談”給人的第三個印象。
“統戰部做的就是人的工作,守好底線,聯誼交友,把朋友圈的半徑拉長,讓大家團結起來。”在聚集十多位主流媒體從業者的第15場半月座談上,王永禮進一步解說了對統戰工作的理解,不是僵硬的口號和照本宣科,而是把普通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把交朋友進行到底。
通過不同主題議程的設置,半月座談每期都會聚集一批相關領域的行業精英,無形中促成了志同道合者的聚合。在每期一百多分鐘的座談中,有人毛遂自薦、待賈而沽,有人分享創意、尋找同道中人,有人一拍即合、相見恨晚。
“實力派”們的聚首常常“不談不相識”,最常見的散會場景不是人去場空,而是三五成群地互加微信,繼續回味會中發言。
“我們項目需要特種設備,不好找,這麼剛好你們在造啊?”上下游企業接上頭,會后馬上就開始聊業務,感慨無巧不成書。
廈門萬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胞鄒朝聖在座談會中介紹項目。福建省委統戰部供圖
“陳總剛剛講得好,感覺我們業務對口、三觀一致,坐在這裡我心裡都偷著樂。”當“技術宅”遇上天使投資人,放下戒心伸出融資“橄欖枝”。
“今天有機會認識您真是太好了,以前政策都看不懂,聽您一解釋感覺清晰多了。”借會釋惑,職能部門與企業的距離拉進了。
“我在南非搞酒店,在美洲也待了很多年,加個微信以后有需要盡管提,中國人幫中國人嘛。”常年身居海外的僑胞僑領們深知團結意義,會后“抱團”邀請駕輕就熟。
“我祖籍也是泉州的,剛剛聽你發言就感覺很親切,正在創業想向您請教。”港澳台僑“后生仔”加入“群聊”,忘年交互換名片,互相“取經”收獲滿滿。
……
回看全年16場半月座談,一期一主題,既召集“當局者”也邀請“旁觀人”,當這些相關領域中“熟悉的陌生人”們聚在一起,直言不諱地談問題、說發展時,大家的心,更近了。不少參與者曾表示,這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場合,參加這樣的會,不僅在個人事業上發現了新機遇,更為他們了解黨和政府的關注點,為他們貢獻自身力量指明了方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