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創新打造醫保便民好服務  入選福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典型案例並全省推廣

2022年12月28日16:0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12月28日電 (余乃鎏)近日,福建省推出一批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效明顯、群眾獲得感強的典型經驗做法,廈門市醫保局創新打造的醫保便民服務案例入選,並獲全省推廣。

工作人員介紹,這得益於廈門市醫保部門近年來聚焦群眾辦事需求,從“速度、廣度、准度、溫度”四個維度,大力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延伸服務觸角,全方位推深做實“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一網通辦”,全力推動全市醫保服務從“能辦”向“快辦”“易辦”“好辦”轉變。

其中,在提升服務速度方面,廈門醫保部門通過深化智慧功能等,啟動服務“加速度”,包括:常規事項線上辦,即以醫保國家平台建設為契機,整合資源,高標准打造醫保網上服務大廳、手機APP,形成互聯互通的網上公共服務平台,實現“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一老一小”創新辦,不僅在全國率先推出醫保“智能適老”服務,貼心開通移動端“家庭代辦模式”,通過授權代理功能,推行醫保服務、就醫購藥、醫保結算“親情幫辦”,讓無智能手機的老人、小孩不愁線上辦,還在全國首創新生兒醫保參保報銷“秒批”,開發軟件打通醫院、稅務、公安信息通道,符合條件的產婦出院時,即可在手機上申領兒童醫保碼,直接掃碼結算新生兒出生醫療費用,實現“免墊資、免跑腿報銷”﹔就醫訴求高效辦,即重點關注高齡老人、重度殘疾人就醫需求,深度融合服務與互聯網、大數據等智能化應用,打造“互聯網+”醫保服務定點醫院,讓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專業醫師線上復診續方開藥、醫保即時在線支付、快遞送藥上門等一體化醫療服務。

在拓寬服務廣度方面,通過有效延伸經辦鏈條予以實現。一方面,把經辦服務下沉作為全面加強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建立起覆蓋市、區、鎮(街)、村(居)的網格化醫療保障服務體系,打造出“十五分鐘醫保服務圈”,實現了“家門口”就近辦。

另一方面,通過“醫保+服務站”“醫保+e政務”,實現了“醫保+”方便辦,有效破解長期存在的醫保經辦服務網點少的難題。例如,在廈門市13家就診量大的三級醫院增設醫保服務站,就近為群眾提供醫保服務﹔發揮對台優勢,先行先試打造了7家醫保台胞服務站,為在廈生活台胞提供台灣健保咨詢及代辦報銷“一站式”服務。此外,充分發揮全市430多台“e政務”自助機分布廣、網點多的綜合優勢,推動業務“自助辦”,打通群眾辦事“最后一公裡”。

在提高服務精准度方面,立足精細管理多措並舉:推出“窗口服務集成辦”,統一全市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指南,實現同一事項“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實現“一窗通辦”“一站辦結”“全城通辦”﹔出台導辦服務制度,細化導辦標准,引導群眾優先網上辦、自助辦,節約辦事時間﹔試點開設“廈漳泉省內通辦”醫保專窗代收、代辦高頻醫保業務,總結經驗,並逐步升級實現醫保業務“省內通辦”“跨省通辦”。

同時,實施“特定群體優先辦”,開通“老弱孕幼”特定群體綠色通道,設置60歲以上老年群眾優先服務的“長者專窗”,並通過在等候區設置“愛心專座”、印制適合老年人閱讀的專用辦事指南、提供老花鏡等人性化服務,方便老年群眾現場辦事。

推行“數據共享協同辦”,即醫保與民政、人社、工信、公安等近10個部門實現信息互通和工作聯動,協同開展參保認定、繳費查詢、待遇核查、信息比對等業務,在全國率先落實落細醫保費稅務全責征收機制,實現醫療救助無縫銜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一站式”直接結算,有效保障了“應救盡救”“應資助盡資助”。

在提升服務“溫暖度”方面,為破解辦事市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率先實施一系列創舉。如,針對異地就醫“跑腿”報銷難、“墊支”負擔重等痛點堵點,不斷探索簡化異地就醫條件,實現“省內漫游”免備案,該市參保人在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就醫購藥,均可憑醫保電子憑証或社保卡直接結算﹔第一時間落地國家醫保異地就醫新規,出台《廈門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異地就醫操作規程(試行)》,將原審核所需的2個工作日變為“即時生效”,實現“國內漫游”秒批辦﹔深入學校、社區、服務站點及各大銀行等人流密集區域,發動醫藥從業人員、廣大師生、各級單位等,利用各種宣傳模式,加強宣傳推廣異地就醫全國統一身份標志——醫保電子憑証,共同推進其激活使用,方便群眾脫卡就醫購藥。

一系列舉措下,廈門醫保部門便民服務取得良好成效。“雲端”服務方面,異地就醫備案、生育津貼支付等超90%醫保服務事項,可在多個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實現“網上辦”“掌上辦”“一網通辦”﹔新生兒報銷辦理時限從60天縮短至5分鐘,實現全市開設產科醫院全覆蓋,累計為超1.5萬戶新生兒家庭提供暖心服務﹔智能適老“家庭代辦”服務人次超53萬﹔上線5家“互聯網+”醫保服務定點醫院,提供全流程線上就醫服務。

“家門口”服務方面,全市41個鎮街便民服務中心、532個村居便民服務代辦點,可辦理12項醫保高頻服務事項(含稅務部門事項),並可提供參保查詢、個人繳費明細打印、全國聯網機構查詢等23項醫保便民服務事項﹔全市430多台“e政務”自助機加載8項醫保高頻業務和15個醫保便民查詢事項,實現“自助辦”,進一步縮短辦事距離。

“碼上”服務方面,截至11月,全市醫保電子憑証開通人數超440.5萬,激活率達94.85%,居全省第一﹔全市定點醫藥機構100%支持使用醫保電子憑証,月平均結算量達47萬人次,看病就醫告別“卡時代”﹔市級及六區醫保經辦網點的20個經辦事項100%實現“掃碼辦事”,並可通過“廈門醫療保障”微信公眾號憑碼自助查詢本人醫保消費、繳費等記錄或辦理家庭共濟、出具參保憑証等業務。

“跨省”結算方面,截至11月,全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434余萬人次,結算金額44.3億元﹔開通75家住院及87家門診慢特病跨省結算機構、717家普通門診跨省結算機構,異地來廈人員就診有“醫靠”,看病不再難。

“民生無小事,服務無止境。”廈門市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市民群眾求醫問藥、醫保結算等是民生關切的熱點問題,全市醫保部門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致力於破解廣大市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提升服務品質能效。接下來,將以此次《廈門市數字賦能“四度”發力、持續創新打造醫保便民好服務》案例獲通報表揚和全省推廣為契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不斷提升服務速度、廣度、准度、溫度,進一步筑牢醫療保障防線,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