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福建師范大學文化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傳承福文化基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華“福”文化博大精深,雅俗共賞。“福”位於“福祿壽喜財吉”六吉之首。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自古以來崇福、祈福、尚福、盼福的文化傳統一脈相承。
福建師范大學文化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積極響應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的號召,組織開展“我和我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寒假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學院“映山紅”學習共同體在學院黨政領導的全力支持和導師組老師們的全程指導下,組織成立跨地區、跨學校、跨層次、跨學段的福建福文化實踐隊,並於2023年2月9日至12日前往福州、福清、閩侯、福鼎、福安五地。實踐隊以“學習二十大精神 傳承福文化基因”為主題,深入挖掘“福”文化的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對“福”文化深入考察與研究,引導廣大青年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福”文化基因,守護八閩文化根脈。
福建師范大學文化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領導老師參與實踐隊出征儀式合影。福建師范大學供圖
尋“福”:解密“福”文化基因,賡續中華傳統文脈
在出征儀式后,福建師范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成員、文化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謝宏忠為實踐隊作“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講座。他指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成就的重要經驗,二者在社會理想、人文志趣和實踐品格上相通,此次社會實踐正是對“兩個結合”思想的重要踐行。
為追溯“福”文化歷史淵源,解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實踐隊前往福文化博物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福鼎市博物館進行參觀考察,感受“福”文化傳唱在民歌裡,鐫刻在雕塑上,蘊藏在剪紙中,抒寫在人民生活的字裡行間,是中華傳統文脈發展延續的體現和見証。
福建師范大學文化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謝宏忠為實踐隊作專題講座。福建師范大學供圖
實踐隊在福文化博物館合影。福建師范大學供圖
實踐隊參觀福鼎博物館非遺技藝。福建師范大學供圖
送“福”:活化“福”文化資源,推進鄉村文化振興
實踐隊前往首邑福文化設計館,觀賞“福”文化相關工藝作品,並與包東升總經理開展座談分享會,就如何發揮文化承載功能、工業園區改建及文旅融合創新路徑等展開交流﹔走進福鼎當地茶館,品茶香,敘茶緣,了解鄉土福茶品牌打造模式,找尋“福”文化資源高質量轉化利用方式,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在“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故裡廉村深入學習孝廉文化,體味到鄉村振興唯有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帶頭表率作用,堅持廉潔自律,才是百姓之福,國家之福。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不僅需要依靠農民、企業、干部隊伍的力量,也需要新時代青年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效的舉措,活化“福”文化資源,推動“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福”之名,造“福”於民,腳踏實地,一同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前進。
實踐隊師生參觀閩侯首邑福文化設計館。福建師范大學供圖
實踐隊與福鼎茶企負責人交流。福建師范大學供圖
享“福”:深挖“福”文化價值,豐富人民幸福生活
新時代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傳統幸福觀的新詮釋,與“福”文化源流所生成的精神高度契合,集中反映出新發展階段中國人民對幸福理想生活的訴求與表達。實踐隊員走進福山郊野公園、福廬山、五福公園等眾多“福”景,基於生態保護、民生福祉、文旅發展等考察重點問題對居民、游客等群體進行深入訪談,充分了解“福”文化與當地歷史、人文、物產、生態等領域文化資源的融合發展,深刻認識到“福”文化主題公共設施的建設有助於實現傳承創新“福”文化與倡導推廣閩式生活共同發展,在滿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過程中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
實踐隊在福山郊野公園合影。福建師范大學供圖
實踐隊在福安廉村合影。福建師范大學供圖
造“福”:貫徹實踐育人精神,強化青年使命擔當
實踐隊堅持知行合一、擔當作為,把學問做在祖國大地上,秉持“求真務實,經世致用”的學術思想,借助實地調研所獲數據,積極開展科學研究。自2022年開展“福”文化研究以來,已撰寫《中國“福”文化研學旅行開發的若干思考》等多篇“福”文化相關論文,“我國‘福’地名文化遺產旅游利用研究”“文化認同視角下閩台地名文化研學課程設計”等課題已獲得2023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歷時四天、輾轉數百公裡,隊員們以考察參觀、訪談採訪、影像記錄等方式,探尋“福”文化內涵,深刻感悟“福”文化的時代價值,自覺踐行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和時代擔當。下一階段,實踐隊將依托本次實踐和科研課題,結合專業知識從鄉村振興、文旅融合、人民幸福等方面進行積極思考和探索,以探索者的視角、青年人的話語、融媒體的方式,展現新時代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成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