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委員:鼓勵乘機“輕裝出行” 全民助力航空減碳
人民網福州3月7日電 (林盈、實習生劉娜)“根據國家林業與草原局統計,種植一棵樹每年固碳4—18千克,若取中值11千克推算,每人少帶一公斤行李,合計減排量相當於多種約1400萬棵樹。”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廈門航空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東關注航空業碳減排主題,提出航空節油減碳的有關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廈門航空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東。受訪者供圖
趙東介紹,航空業是“碳排放大戶”,在全球碳排放佔比約2%。航空公司99%以上的碳排放量來自航油燃燒,其中飛機重量是影響油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航空能源結構無法根本性改變、深度脫碳技術難以規模化應用的現有條件下,減輕飛行重量是航空節油減碳的核心舉措。”趙東表示,據相關統計,飛機每減重一噸,每飛行1小時可降低油耗27千克,單趟航班人均少帶1公斤行李,合計碳減排量就相當於多種1棵樹。多年來,航空業通過輕量化設計、合理化加油、精准化配載等方式,有效減輕飛機的空機重量和飛行重量。
趙東認為,“輕裝出行”如能在全國航空業內得到普及推廣,將帶來聚沙成塔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2019年航空旅客運輸量6.6億人次,如果每人每次航班少帶1公斤行李,如少帶一雙鞋,一年可節油約4.6萬噸,減少燃油成本約3.5億元,減少碳排放約15萬噸。
如何進一步推進航空業碳減排行動?趙東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全面推廣“輕裝出行”綠色理念。建議政府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持續地向全社會普及“少帶行李更低碳”的理念,運用新媒體等介紹輕裝簡行的做法,例如適量帶必需品、少帶日常用品、精簡化妝用品等,促推形成“輕裝出行”新風尚。
二是建立健全“輕裝出行”參與機制。建議將“輕裝出行”納入國家綠色出行體系及行業低碳標准范疇,鼓勵列入各地方碳普惠規劃和個人“碳賬戶”,推動航空業上下游開發配套產品與服務,推進相關行業投入研發“輕旅”式攜帶用品,為“輕裝出行”推廣提供便利條件。
三是持續加大對航空“雙碳”轉型的政策扶持與資金支持力度,引導資金向綠色低碳領域偏移,增強航空綠色業務考核比重,通過稅費優惠、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航空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如可持續航空燃料等重點減碳技術的研發和商用,充分發揮我國財政資金引導綠色航空產品創新落地的正向導向。同時,給予相應的專業技術支持,積極引進新技術,優化節能改造技術,有序推進航空業深度“脫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