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體檢”土壤環境 廈門穩步推進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

人民網廈門5月12日電 (張萌)12日,廈門市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項目團隊在東坪山公園一帶,以挖掘剖面方式完成土壤樣品採集。該團隊將針對城鎮化區域、農用地區域等不同特點,採集154個土壤點位、約310個土壤樣品,為廈門土壤環境進行一次全方位“體檢”。
廈門市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項目計劃於今年底完成。人民網 張萌攝
“北部區域以紅壤為主、中部區域以水稻土為主,南部以赤紅壤為主,沿海區域以濱海鹽土為主。”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廈門是沿海城市,土地資源相對緊缺,依山傍海,地形復雜,成土母質各異,土壤類型較多。而土壤環境背景值研究是土壤環境科學的基礎性工作,可為區域土壤環境監測和評價提供依據,對環境規劃與管理、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以及農業生產均具有重要意義。
工作人員正在根據標記進行樣品採集。人民網 張萌攝
據悉,此次土壤環境背景調查以制定廈門主要土壤類型中鎘等重金屬元素土壤環境背景值為目標,以土壤類型和母質類型疊加單元為採樣單元,按照系統布點和判斷布點方法綜合確定點位空間位置,採用內外兩級質控方式進行。項目整體主要包括資料收集與方案編制,野外現場踏勘與採樣,調查數據分析與補充調查,報告編制與成果匯總等主要工作階段。
採集完成的土壤樣品。廈門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現已進入野外現場踏勘與採樣階段,預計約60個工作日完成外業樣品採集。”工作人員介紹,考慮布設點位所處自然環境狀況和土地利用等差異,計劃在廈門市城鎮化區域布設25個點位,採用鑽孔方式取樣,農用地區域布設129個點位,採用剖面或者土鑽的方式進行取樣,項目整體計劃在2023年底完成。
針對不同檢測需求,工作人員分類採集土壤。人民網 張萌攝
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不僅能夠獲取豐富的土壤背景數據資料,對全市土壤情況“一目了然”,調查項目的成果應用也將對識別人為活動對土壤的污染影響、開展土壤污染成因分析、支撐廈門市土壤環境保護與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決策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廈門市首次啟動“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背景值調查”,旨在解決環境管理過程中由於缺乏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背景值作為判據,造成的“地質背景”與“人類活動污染”難以界定問題。作為福建省首個在市域范圍內開展的背景值調查項目,其有助於揭示廈門土壤和地下水環境情勢,支撐市級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管理決策,守護碧水淨土,為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綠色根基,也可以為其他省、市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借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