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天寶陂水利工程航拍圖。何敏 攝
昨日,記者從福清市水利局獲悉,中國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20日確定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候選工程申報名單,福清天寶陂名列首位。
天寶陂位於福清母親河——龍江的中段,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列為福建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福建省水文化遺產。天寶陂的名字源自其修建年代——唐天寶年間,是閩中歷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澇和蓄淡拒咸於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
目前,天寶陂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灌溉區涵蓋福清龍江街道、海口鎮等地的14個行政村以及東閣華僑農場、三華農業園等,總灌溉面積達1.9萬畝。
“天寶陂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水利工程典范。其位置關鍵、選址精妙,對解決龍江中下游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天寶陂申遺小組成員何高光說。
此外,天寶陂在10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還衍生出豐富多彩、具有福清本土特色的水文化,包括文藝、傳說、宗教、建筑、民俗等。
1月9日,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申報國內初審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7個省份的9個項目參與申報。福清唐代灌溉工程遺產——天寶陂以高票通過國內初評。
福清市水利局局長林愛光說,將於6月向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遞交申遺文本,力爭9月在澳大利亞悉尼通過最后評審。(記者 王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