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粵交通防疫站點的黨員突擊隊

2020年02月08日15:19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疫情蔓延,防控形勢嚴峻,漳州市大埔超限運輸檢測站黨支部在接到上級的疫情防控任務后,成立“大埔治超站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進駐鐵爐港。鐵爐港位於詔安縣橋東鎮閩粵交際五五三縣道上,臨海,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疫情防控任務異常艱巨。當時,首批進駐鐵爐港的4名黨員同志,平均年齡50歲以上了。出征前,大家看了一眼懸挂在檢測站圍欄上的橫幅,“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線高高飄揚”,臨危受命,這是大家的心聲,也是他們帶頭沖鋒陷陣的決心。

凌晨6點半的鐵爐港,燈火未散,車輛卻依舊絡繹不絕。 陳坤攝

“我黨齡最長,理應沖在最前面。”

1月25日,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大埔站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在鐵爐港分組執勤,24小時輪班,吳溪順自告奮勇,“今天是大年初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我黨齡最長,理應沖在最前面。”他向站長主動要求了大年初一夜間的防控任務。

吳溪順是辦公室主任,他平時話不多,卻總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平時為人朴實低調,有時大家會忽視了他的存在,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總是最閃耀的那個。

鐵爐港的夜,寒風凜冽,氣溫經常驟降至零度以下,當地鎮政府考慮到保暖問題,給大家發了加棉手套,然而同事經常見他工作的時候隻戴一次性的防護手套,就好奇地問他,手都凍紅了,為什麼不戴保暖手套呢。他說:“戴保暖手套感覺太笨重,手不靈活,不利於相關信息的登記,有時候來往車流量大,我怕耽擱了工作進程。”

交通執法人員正在給過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陳坤攝

“真慶幸一幫老骨,還能盡些綿薄之力。”

許海生是三中隊中隊長,個子不高,是一個很健談的人。不久前他剛做完膽囊切除手術,醫生經常囑咐他,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支部書記考慮到這個情況,多次跟他商量著讓他隻上白班,他都拒絕了。“作為共產黨員,更不能搞特殊,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如果我不跟大家一起輪流值夜班,其余同志會很辛苦。”

鐵爐港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又是特殊時期,天一黑,就沒有飯店營業了。所以,通宵值班的同志餓了隻能靠方便面充飢。“沒想到這泡面還挺好吃的。”之前幾乎不吃方便面的他經常跟同組的搭檔開玩笑,搭檔提醒他,醫生說他不能吃不健康的食品。“不要讓醫生知道就好了嘛。”他一會玩笑一會嚴肅。“沒事,我還扛得住,真慶幸一幫老骨,還能盡些綿薄之力。”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