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我領幾個口罩。”“亮哥,有沒有方便面?”……已是3月11日的深夜,福建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隊駐地的后勤保障庫房依舊燈火通明,陳旭亮應答著各種需求,一邊把相應的物資找出來,一邊將申領表格遞給領到物資的隊員。此刻的他,恨不得有“三頭六臂”。
“醫生護士們很辛苦,這麼晚了,睡不了幾個小時,他們就要去上凌晨的班了。”陳旭亮很心疼他的隊友們。等到隊友們都回房了,沒人喊他名字的時候,他才“打烊”,關上庫房的門,開始清點庫存,統計出入庫的數據。而第二天清早,他又准時上崗。重復的還是那些瑣碎的工作——給駐地隊員們發放生活物資和醫療防護物資,做好各項統計工作等等,而這些只是陳旭亮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有事打我電話。”這是陳旭亮經常說的一句話。 劉寧攝
34歲的陳旭亮是福建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隊后勤保障組裡的一員,他在組裡主要負責接收福建給宜昌的捐贈物資,把物資入庫,再分配安排捐贈物資,把物資發往宜昌市的定點醫院,為一線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必要的資源補給。
庫房在駐地酒店的五樓,這就需要陳旭亮在駐守庫房的同時,還要兼顧去一樓取貨場拉“貨”(捐贈物資),唯一和他搭檔的,就是酒店提供的一輛貨運小推車。支援隊前指綜合協調部的同事說:“我幫旭亮算過,每天他至少在一樓和五樓之間往返十趟。他的微信步數平均每天超過12000步,而他僅僅只是在駐地酒店的范圍內走動。”
小推車是陳旭亮的“黃金搭檔”。 劉寧攝
2月24日,福建泉州某企業通過福建省工信廳駐泉州工作組向湖北宜昌捐贈1萬件醫療非無菌防護服。這批捐贈物資於3月5日到達湖北宜昌支援隊駐扎的酒店。陳旭亮接到通知到一樓取貨場交接,堆成小山一樣的貨箱正等著他。因為支援隊人手緊張,“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個崗位都不能缺人,所以陳旭亮隻能單槍匹馬運將這一萬件防護服從一樓轉運至五樓庫房。一路上他氣喘吁吁,可是他高興得很,遇到酒店熟識的工作人員,他都禁不住說“防護服來了,前方的兄弟姐妹們有保障啦!”
陳旭亮和物流工作人員交接貨物。 劉寧攝
支援隊前指綜合協調部的同事說:“我和旭亮相熟后,才知道他每天隻能休息五六個小時。”庫房要從早開到晚,中途要搬運貨物,能休息的時候,陳旭亮又閑不住,一會兒打掃衛生,一會兒整理庫存。同事問他累不累,他說累,但馬上又很憨厚地說:“小推車比我更累,我出力,它負重。”
小推車是陳旭亮的好幫手。 劉寧攝
“搬運工”陳旭亮可不僅僅“四肢發達”,“頭腦”也不簡單。他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基建科的土建工程師,日常工作讓他養成了動腦筋的好習慣,他也把這股勁兒帶到宜昌來。搬運物資的過程中,他發現支援隊隊員的個人快遞包裹也不少,但是這些經過長途跋涉的包裹直接就交由個人,存在污染風險。於是,他建議由他所在的后勤保障部統一代理簽收,統一物表消殺后暫存庫房。這樣一方面能解決隊員們上班時間無法接收快遞帶來的不便,又降低了隊員們與外界接觸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
陳旭亮在“清潔區”添置消毒物資。 劉寧攝
此外,陳旭亮每天必做的還有一件事兒,就是趕在夜班醫護人員回駐地前,把駐地酒店外的臨時“清潔區”消毒一遍,同時添置好充裕的消毒物資,讓下了班的隊友們能夠安全地通過“清潔區”,做好個人消殺工作,放心地回到駐地,好好休息。
陳旭亮和葛志勇、吳錦藝(二人均來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后勤保障的“吉祥三寶”。 劉寧攝
像陳旭亮這樣的后勤保障人員,在福建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隊一共有6名,共同承擔資源協調、資金管理、物資管理、外派定點醫院保障等任務。當醫護人員在“火線”戰“疫”的時候,他們在后方從早忙到晚,提供著最基礎同時又是最重要的生活保障,可親可愛,卻無聲無息。(葉青卿、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