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水環境更優 廈門思明推進全域排水管網“大體檢”

2020年06月05日09:00  來源:廈門網
 
原標題:讓水環境更優 思明推進全域排水管網“大體檢”

外地住建部門人員到思明區排水管網溯源排查項目現場觀摩。

施工人員操作平面顯示器,實時觀察管道檢測機器人傳回的管內影像情況。

施工人員在小區裡對污水管道進行溯源排查。

清疏管道,保障排水管網暢通﹔探測管道,收集排水管網存在的管道脫節等各類問題。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在思明區的大小道路上、各個小區裡,卻有一群人加班加點在給排水管網做“體檢”,找出排水管網“不健康”的地方。

時下,思明區排水管網溯源排查項目已進入后期階段。按照“管網溯源排查、建設方案設計、項目分步實施”行動計劃,作為全區污水處理設施高質量高標准建設正本清源項目的第一階段,排水管網溯源排查是基礎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作為項目主管單位,思明區市政園林局介紹,思明區率先全市實施全區域全覆蓋溯源排查,隻有摸清全區雨污水管網“家底”,才能有的放矢做好雨污水管網建設統籌、改造工作,為全面解決民眾關注的晴天污水溢流發臭、雨天排水管網積澇等熱點問題打好基礎。

在生態環境保護、城市水環境治理上體現中心城區的責任和擔當,讓廈門的水更清、天更藍,提高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思明區高站位推進生態環境環保工作,加快補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堅決打好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實際行動助力島內大提升。

現場

技術助力 溯源排查按下加速鍵

“好,快走到頭了,線纜往后收一段。”持續按著手中平面顯示器上的“前進”鍵,施工人員張文風一邊觀察“機器人”傳回的管道內部實時情況,一邊指揮控制“機器人”線纜盤的工友按需操作。3日下午,會展南三路上的厚德花園小區門口道路上,施工單位清疏檢測組人員正在對一段雨水管道進行溯源排查。

52.09米,此段雨水管道健康——“機器人”用6分6秒360度探測完管道,並傳回錄像情況,另一名施工人員同步在作業本上進行記錄。

現場,施工人員介紹,“機器人”就是CCTV(內窺攝像檢測系統)管道檢測機器人,它搭載了高清防水攝像鏡頭,可傳回並保存管道內部的實時影像,讓他們掌握管道內部健康狀況,比如辨別是否有暗接管、雨污混流、裂縫等情況,從而達到溯源排查的目的。

而在“機器人”下管道排查前,施工人員已先通過高壓清洗車對管道進行沖洗。施工人員告訴記者,排查前需要先對管道進行清淤疏通。當日的雨水管道都比較健康,所以作業效率比較高。一般兩個井口間的管道溯源排查需要花半個小時,但是如果遇到淤積嚴重的、問題較多的管道,一天最多也就隻能排查不到100米。

此時,在距離厚德花園小區約1公裡外的江山帝景小區裡,另一組施工人員也在同步進行小區內的管道溯源排查。據悉,思明區推進實施管網溯源排查項目的排查面積約53.09平方公裡,估算雨污管網總長度約2500公裡,覆蓋范圍包括道路、小區、學校、酒店、寫字樓等,以及排海口溯源調查,真正是一場全覆蓋、無盲區的“管網大體檢”。

做實做細,摸清“家底”。除了運用“機器人”作業,遇到小管徑還需要結合管道潛望鏡進行排查。通過多種創新技術手段檢測管道,提高了管網排查的作業效率。此外,測繪排查組會在清疏檢測組進場前,先行摸排管道情況,比如管道材質、管徑、埋深、水流方向等,這也為清疏檢測組作業時提供基礎數據,並且相互印証數據的准確性。最終,溯源排查的成果將為后續實施全區排水管網整體系統性改造,以及雨污管網分流提供科學的規劃設計依據。

記者了解到,從3月初進場施工至今,溯源排查項目已經完成70%。截至目前,日均投入作業人員102組、416人,項目力爭在本月底前完工。

布局

精心謀劃 劃分16個排水片區逐步改造

“道路名稱:會展南三路﹔編號1301YSG206-1301YSG200﹔日期:2020年6月3日。”昨日的施工現場,每一段管道都設有施工信息牌。施工人員介紹,編號內容表示他們是13片區01小組人員,“206和200”是雨水井蓋的編號,用以標記施工管道路段。

精心謀劃,高效推進。思明區科學劃分作業空間區域,將全區約53.09平方公裡范圍內的排水管網,按照流徑細化區分為互不影響的16個排水片區,實現改造一片,成熟一片。根據輕重緩急,在完成溯源排查工作后,思明區將重點開展筼筜湖沿岸、入海排放口、鼓浪嶼等關鍵節點雨污管網的改造工作。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綜合資金投入、管理成本、改造影響等因素,採取優先開展環筼筜湖及沿海區域的排水單元正本清源改造,同時進行其他片區施工方案設計,形成不同排水單元之間改造工作的有機銜接。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展溯源排查時,思明區通過試點先行,突出問題導向,率先對筼筜湖北岸之北0、北1截污口周邊官任片區0.3平方公裡、管網長度9131米的范圍,進行雨污管網溯源排查試點,發現管網錯接混接等各類問題,為后續全區排水管網溯源排查提供工作經驗。

以筼筜湖南北岸劃分,思明區還通過公開採購方式分別引入國內領先的兩家溯源排查單位上海譽帆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施工單位,同步開展排查工作。

機制

協同作戰 確保項目按序時推進

按照三年實現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的計劃要求,率先開展的溯源排查項目時間緊、任務重。思明區緊扣市裡工作部署,成立區污水處理設施高質量高標准建設指揮部,全面推進區污水“兩高”建設工作。

交通布控、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施工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思明區上下聯動,協同作戰,建立順暢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施工順利推進。

項目代建單位廈門路橋景觀藝術有限公司蘇茂楨對此頗有感觸,此前營平農貿市場施工時,就是上午聯系,晚上進場,區裡、街道、社區和市場管理部門高效配合,做好進場前期溝通准備工作。進入小區施工,所屬街道和社區也都第一時間配合,派駐相應人員專門對接溝通,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道路施工也都提前告知停車管理方不要佔用井蓋的位置。

為了及時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思明區污水處理設施高質量高標准建設各成員單位工作人員還建立了專門的微信工作群,從而提高了協調工作效率。比如有的老舊井蓋在排查過程中遭到損壞,施工人員在發布信息后,市政管養單位都會第一時間修復或安裝新井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指揮部還定期召開工作例會,聽取進展情況匯報,協調解決存在問題﹔思明區市政園林局成立由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專門工作小組,具體實施排查項目推進﹔項目負責人下沉作業現場,每日在項目部碰頭,協調解決現場問題,無法解決的事項及時上報上級領導﹔代建、監理單位派員24小時跟蹤服務排查單位……自2月21日項目復工以來,項目全體人員自加壓力,挂圖作戰,多方協作發力,努力把受疫情影響的時間搶回來,確保項目按序時推進。(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燕如 圖/實習生 賴進輝)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