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桑蓮法界”結緣“海絲之路”

2020年11月30日10:37  來源:東南網
 
原標題:泉州開元寺:“桑蓮法界”結緣“海絲之路”

開元寺航拍 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通訊員 張九強 攝

千年古桑 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通訊員 張九強 攝

文物名片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於唐垂拱二年(686年)創寺,經歷代興擴,主體格局定形於宋元時期。寺院坐北朝南,由中路主體建筑群、東西兩路附屬組群及東西石塔等組成,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

1982年,泉州開元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塔”郵票一套4枚,第二枚就是泉州開元寺鎮國塔。

在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后廊,有一對雕刻有印度教神話故事的石柱,柱上雕刻的圖案以毗濕奴及其化身的神話故事為主,配以八幅中國吉祥圖,有中國人喜歡的菊花、牡丹花等圖像,充分體現了中印文化在泉州這個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諧共存。

前世傳奇

一對石塔高古至尊

講述人 黃明珍(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中心副研究員)

公元1250年,泉州開元寺內的東西兩座塔建成,至今為全國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對石塔,是中國的“四大名塔”之一。可以說,東西塔是宋代佛教石雕藝術的珍品。

泉州開元寺創建於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原名“蓮花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為“開元寺”。位於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雲蓋地,所以又叫“紫雲大殿”。大殿上方巨匾上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字,以應“桑開白蓮”之說。

關於開元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記載,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產絲綢,開元寺這片地原是泉州富商黃守恭的桑樹園。傳說,一天,黃守恭夢見有一個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說等桑樹開白蓮花后就獻地結緣。幾天后,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果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其實,黃守恭本來就是一位樂善好施的人,“桑開白蓮”之說乃是人們敬慕佛祖,附會而成,但這一神奇的傳說卻為泉州人民所津津樂道,世代相傳,因而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

作為唐初本地富商,黃守恭的經商理念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他認為,僅憑一己之力,發展始終有所限制,隻有相互協商,互相幫助,才能達到商業上的共贏。黃守恭的豁達胸襟和遠見卓識,得到了當時泉州所有商業同行的尊敬。在他的帶動下,唐朝以后的泉州,絲綢業逐漸形成了分工明確的產業鏈,有人栽桑,有人養蠶,有人緙絲紡紗,每年有數十萬匹絲綢源源不斷銷往海外,泉州也逐漸發展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在開元寺的后回廊中央,有兩根雕刻精美、造型別致的十六角形石柱,它們是古印度教石柱,曾被明末泉州名僧木庵稱為“石柱牡丹”。石柱的每個圓盤內分別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話故事圖案,配以中國古代傳統吉祥圖案及花草圖案。這些故事的主要內容,和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衍那》有關。在大雄寶殿前的月台須彌座束腰處,有73尊印度教的獅身人面像青石浮雕,這在全國的寺廟裡也頗為罕見。

談及開元寺,就不得不提東西塔。位於開元寺內的東西塔,是開元寺的鎮寺之寶,也是古城泉州最具標志性的地標。唐朝建寺時,最初建的是木塔,因為火災,宋朝重建時改為磚塔,后再改為現時的石塔。東塔名鎮國塔,高48米﹔西塔叫仁壽塔,高45米。

如此高的石塔,到底要用多少石頭奠基?用多少大石頭造塔身?傳說,當年造塔時用的石頭從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現在泉州城東南的東海鎮法石村,所以這個地方叫“石頭街”。

在800年左右的歷史當中,東西塔經歷了台風、地震、冰災等自然災害,依舊安然無恙,特別是西塔連大修都沒有過,就隻有過幾次的小修。

東西塔各建五層,每層有飛檐,有樓閣﹔塔身八角形,四面開圓拱門,設佛龕,每層的拱門和龕互相調換﹔塔尾有一粒銅葫蘆,8個角有8條鏈和塔尖相連﹔每層塔角挂風鈴,整座塔共挂40個風鈴,風鈴隨風飄動,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塔身的浮雕石像,刻有武士、天王、金剛、羅漢,每座各80仙,造型生動,神態各異﹔塔底座的中部還有40幅青草石繪畫雕刻。

(責編:陳藍燕、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