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鮑魚之鄉”又要“吸粉”了。4月13日至14日,來自香港、廣州等地的12位五星級名廚,齊聚“連江鮑魚養殖溯源第一村”——黃岐鎮大建村,探秘連江鮑魚,撈鮮鮑,展廚藝,獻上一道道風味美食。
據悉,這是連江助推福建省鮑魚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鮑魚“游進”尋常百姓家的又一舉措。
據了解,福建省鮑魚產量佔全國的80%以上、全球70%以上,連江鮑魚產量則佔福建省的半壁江山。“鮑魚作為高檔海鮮,超過80%進入酒店餐飲業,約10%被送進工廠再加工,剩余不到10%直接進入尋常百姓家。”中國流通與加工協會鮑魚分會會長吳永壽介紹,受疫情影響,全國餐飲業出現“停擺”,鮑魚價格曾跌到每斤30元,低於成本價。
“連江鮑魚要‘游向’老百姓的餐桌,可以從吃上做文章。”黃岐鎮黨委書記黃端明表示,此次邀請各地名廚探秘連江鮑魚,旨在讓更多人了解、認識並愛上連江鮑魚。
鮑魚自古便是餐桌珍品。春秋鮑叔牙有兩大愛,“一為食盾魚,二為飲玲瓏”,此后,人們把“盾魚”稱為鮑魚。怎樣才能品嘗到鮮美的鮑魚?早在2018年,由連江鮑魚養殖戶的后代——三名“90后”主創的鮑魚體驗餐廳“鮑匠”在福州開業,讓鮑魚消費平民化。今年3月,大建村舉辦了直播帶貨營銷活動,邀請香港名廚現場展示鮑魚烹飪技術。
鮑魚要“出道”,除了好吃,還要“好看”。
“這是連江鮑,個大味美。全國每3隻鮑魚就有一隻來自這裡。”去年5月,在海上直播間,連江縣長化身“帶貨主播”。“兄弟朋友們,現在下單,1斤隻要40元錢!”去年4月,全國鮑魚深加工的“領軍者”——福州日興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江銘福,站在漁排上對著鏡頭吆喝。
在他們的鏡頭下,喂鮑魚、收鮑魚、煮鮑魚、吃鮑魚等各個環節一一展現出來,大大滿足了網友的好奇心。“鮑魚銷售正採用‘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方式進行,線上借助天貓、京東等電商平台,線下則在全國各大城市設立供貨點,確保活鮑24小時內送到客戶手上。”吳永壽說。
“鮑魚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更近了。”他舉了兩個例子,“10年前,鮑魚一斤要一百多元,現在一斤四五十元﹔4年前,中新永豐公司在永輝超市的鮑魚銷售額是2000多萬元,現在達到了1.2億元。”(鄭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