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南平檢察機關“奮筆疾書”寫下“富美新”華章

2022年03月16日11:31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又是一年春來時,三月的福建武夷山,春水流觴,雲霧繚繞,乘竹筏沿九曲溪順流而下,詩情畫意的生態畫作盡收眼底。

這一年來,南平市檢察院開拓進取,以檢察能動履職為“筆”,以出台《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服務和保障新時代富美新南平建設的十八條具體措施》(下文簡稱《十八條具體措施》)為“墨”,奮筆疾書,落筆生花,努力把新時代富美新南平建設的每一個“篇章”寫實、寫好、寫活。

一年時光匆匆,回眸奮進“篇章”,是堅持、砥礪、蛻變……

政和縣檢察院服務“三茶”檢察工作室揭牌,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立冰調研生態茶園基地。南平市檢察院供圖

構建“檢察服務+”模式

寫實振興發展“富”的篇章

南平盛產紅茶、綠茶、烏龍茶和白茶,是茶類最為齊全的茶產區之一。

如何以檢察履職保障茶產業健康發展?《十八條具體措施》明確指出,全市檢察機關做好服務保障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推動“三茶”統籌發展。

政和縣檢察院立足政和茶鄉資源,主動延伸監督優勢,在中國(政和)白茶城設立服務“三茶”檢察工作室,並制定服務“三茶”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對企業開展全流程法律監督服務。

與此同時,全市檢察機關加強對“武夷岩茶”“正山小種”“政和白茶”等茶葉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虛假標識行為,強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採取聯合執法、專項行動等方式整治茶葉市場售假、摻假等亂象。

助力產業振興,才能實現經濟振興。

在貫徹落實《十八條具體措施》中,南平市檢察機關還積極探索“檢察服務+”機制,緊緊圍繞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下沉檢察力量,主動服務,全力保障七大綠色特色產業不斷壯大。

去年,依托派駐聖農集團檢察工作站,光澤縣檢察院再次深化服務舉措,與聖農集團建立《檢企多層次聯絡交流機制》,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據悉,這是該院連續第10年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檢察服務,構建了“親清”檢企關系典范。

以光澤縣檢察院服務聖農集團為樣本,南平市檢察機關建立推廣“檢察服務+重點企業”服務模式,主動對接企業需求,開辟“辦案綠色通道”,幫助企業“法治體檢”,“零距離”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

一組數據顯示,全市先后派出48名檢察人員下沉基層一線擔任駐第一書記、村居法律指導員、服務企業特派員,為服務社會經濟振興發展增添了檢察動力,激活了產業活力。

政和縣檢察院服務“三茶”檢察工作室揭牌,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立冰調研生態茶園基地。南平市檢察院供圖

“四位一體”生態檢察

寫好生態建設“美”的篇章

2021年8月,由邵武市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一起盜伐林木案開庭審理,因被告人自願認購順昌縣“一元碳匯”項目,共計認購15000元人民幣的“碳匯”,最終依法獲從輕處罰。

“‘一元碳匯’是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開發的扶貧碳匯項目。被告人可以通過出資購買‘碳匯’,最終將認購金用於生態資源保護和扶貧建設等領域。”南平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以認購“碳匯”的方式替代性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最早由順昌縣檢察院探索構建,並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而南平作為機制的主要發源地,更是以“順昌經驗”為樣本,推動機制在邵武、武夷山等地落地開花。

去年,順昌縣檢察院持續完善機制,與縣法院會簽相關《意見》,將機制適用范圍從八類生態領域刑事案件拓展到生態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有力延伸了守護綠水青山的檢察觸角,推動“檢察+碳匯”落地見效。

服務南平綠色高質量發展大局是《十八條具體措施》的重點內容。南平檢察機關全面履行生態檢察職能。強化刑事司法立體保護機制,持續開展武夷山國家公園區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監督專項行動﹔發揮公益訴訟職能,部署開展“河道生態保護和管理”“古樹名木保護”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提升社會綜合治理能力,牽頭閩江流域檢察機關成立生態檢察司法保護大聯盟並發布《武夷山宣言》,推動全市建立“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

一項項機制舉措的背后,是南平市檢察機關落細落實《十八條具體措施》,持之以恆打造“依法嚴懲、恢復司法、公益訴訟、綜合治理”“四位一體”生態檢察模式,全方位守護南平綠水青山。

邵武市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張某超等6人盜伐林木案,被邵武市法院依法判決並啟動生態修復機制。該案是邵武市首例認購“碳匯”案。南平市檢察院供圖

推動“精神血脈”傳承

寫活優秀文化“新”的篇章

“當年轟轟烈烈的芹山戰斗結束后,紅軍長眠於此,你看看,年久失修,碑都成這樣了。”去年5月,延平區黨史辦主任一句不經意的感嘆,竟成為了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重要線索。

“88年前,紅軍在延平區的芹山與敵人搏殺,創造了紅軍一個團全殲敵軍最精銳主力團的奇跡。” 延平區檢察院經過調查核實,發現這個戰斗遺址已然墓碑殘破、雜草叢生,完全一副衰敗景象。

隨后,該院向相關職責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整改,並建議依托芹山戰斗遺址,整合事跡素材,全面推進紅色文化保護。不僅如此,還在全區范圍內部署推進歷史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推動了“游居敬墓”、茶洋窯等多個歷史文物形成保護。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肌理,更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血脈。

去年以來,南平市檢察機關堅持落實《十八條具體措施》,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部署全市縣級及以下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同時,不斷推進南平地方特色文化資源與檢察文化相銜接和深度融合,煥發文化新活力。

延平區檢察院開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實地走訪開展調查取証。南平市檢察院供圖

傳承和弘揚當地“湛盧”文化,鬆溪縣檢察院持續打造“開口能講,提筆能寫,交案能辦,遇事能干、問策能對”青年檢察隊伍——“湛盧青檢先鋒連”,去年榮獲“全省檢察機關先進集體”。

推動“宋慈文化”與檢察工作相融合,建陽區檢察院以 “慎刑恤獄、用法寬仁”等宋慈思想為指引,不斷推動“少捕慎訴慎押”理念貫徹落實,促進司法辦案守真理、求極致。去年該院認罰適用率達92.7%,位居全市首位。

武夷山市檢察院創新思維,制作《朱子爺爺未檢學堂開課啦》微動漫視頻,不斷探索朱子文化融入未成年人檢察宣傳工作新模式。截至目前,刊發的2期作品被學習強國等多個媒體平台轉發,閱讀量累計超“10萬+”,反響熱烈。

拼搏奮斗匯聚成昂揚奮進的洪流。下一步,南平市檢察機關將持續堅持上下聯動推進《十八條具體措施》服務保障新時代富美新南平建設。 (熊斌 陳宇)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