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州魚丸制作技藝等32項非遺入選第七批市級非遺項目名錄  福州市市級非遺達到215項

2022年12月29日15:44 |
小字號

近日,福州市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福州魚丸制作技藝、福建老酒傳統釀制技藝等32項非遺入選。

入選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32項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七大類非遺類別。

民間文學:福州民謠(月光光)﹔傳統舞蹈:新店腰鼓、鼓山秧歌﹔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閩清豹拳﹔傳統美術:歲時清供擺件藝術﹔傳統技藝:標本制作技藝、福州魚丸制作技藝、福建老酒傳統釀制技藝、壽山石雕磨光技藝、古書畫修復技藝(曉齋)、古陶瓷修復技藝、金屬胎體大漆髹飾技藝、福州古建筑營造技藝、福州禮餅制作技藝(百餅園)、東張古宋窯制作技藝、古法傳統糟魚制作技藝、黃石手工麥芽糖制作技藝、南嶼桐南酸棗糕手工制作技藝、閩侯骨雕制作技藝、連江木帆船制作技藝、羅源肉鬆傳統手工技藝、永泰李干傳統制作技藝﹔傳統醫藥:陳氏皮膚創傷治療法、陳氏中醫外科膏藥療法、林氏心肺理筋術、福州謝國超中醫肛腸療法、倪氏“高術堂”骨科中醫療法、蔣氏中醫蛇傷療法﹔民俗:閩都扛齋習俗、福州溫泉“洗湯”習俗、茶幫拜媽祖(福州閩商特色海絲信俗)、福州龍舟文化習俗(三溪夜渡)。

民間文學

福州民謠(月光光)

孕育於福州市倉山區,歌謠朗朗上口,用以歌代言的詩性思維方式,表達了文化傳統和思維方式融合的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借以表達歌唱者對社會生活的真切感受,用格調優美、長短句相襯的藝術形式,展示福州歌謠鮮明的藝術個性。

傳統舞蹈

新店腰鼓

打腰鼓的基本步伐為“秧歌步”,其他主要招式有“打鼓邊”“前三”“后三”“轉身急鼓”“老虎罩”“側身鼓”等。

新店腰鼓鼓點整齊,姿勢優美,隊形劃一,鼓槌飄帶上下飄飛,身形輕捷歡快飛旋,實現南北腰鼓對接融合,形成“北剛南柔、北風南韻”的穩定獨特風格。

鼓山秧歌

起源於幾百年前鼓山地區古代勞動人民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結合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所唱的頌歌。表演者隨優美樂曲節奏做出跳、跑、蹲等動作,分為彩帶秧歌、手絹花秧歌、扇子秧歌、竹板秧歌等種類。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閩清豹拳

閩清豹拳源於福建南少林寺(今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南少林五行之豹形拳,乃南少林妙丹禪師首創,后隱傳在民間。

閩清豹拳主要以“魁力、角度、速度、膽量、視力”取豹之形意為拳,突出穩、准、狠、刁的特點,以剛制剛,以快打慢,手型以爪、拳為主,步形以三七為主,通過傳承“南派豹拳”之精華優勢,創新閩清豹拳之實戰競技。

主要套路有:金豹防手打連環、右肘擊過轉身直拳、左攔手直拳、轉身肘擊右直拳、頂膝朝天腳收拳、金豹偷桃、金豹朝天拳等等。

傳統美術

歲時清供擺件藝術

歲時清供擺件藝術簡稱“清藝”“清供”或“清玩”,源於舊時節日和祭祀時人們擺放鮮花、蔬果等作為供品的習俗。最早是以香花蔬果替代告朔之牛羊,而后發展成為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雅物品的統稱。

傳統技藝

標本制作技藝

標本制作技藝起源於19世紀末,“開山鼻祖”唐春營協同他的兒子和同胞兄弟在英國人拉都胥(La Touche)的點津下,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始採集制作動物標本。

1896至1898年間,拉都胥和另一個鳥類愛好者裡科特(Rickett)在唐氏兄弟(唐啟旺、唐啟銳、唐啟秀等)的幫助下,於福建武夷山採集到許多鳥類新種和亞種。唐氏后代從最初的制作動物研究標本逐漸改良為現代的動物生態標本,其集歐式技法與其他流派精髓於一體,開創性的使用了填充法制作標本,省時簡便、形象逼真、保存時間長。

福州魚丸制作技藝

福州魚丸是一道傳統地方名菜,屬於閩菜裡的福州菜,具有味道鮮美、色澤潔白、質嫩滑潤、富有彈性等特色。一碗福州魚丸通常用鰻魚、鯊魚、馬鮫魚等新鮮海魚或河魚剁成魚蓉,加番薯澱粉、精鹽、蛋清攪拌均勻,再包以豬肉餡等,制成丸狀,並配以豬骨湯、胡椒粉、醋、蔥等調料的湯。

目前“福州魚丸”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有海欣、秋官郞、百洋、通隆、坤興、御冠、聚春園等等。

福建老酒傳統釀制技藝

福建老酒屬於中國獨有的黃酒系列,福建老酒傳統釀制技藝源於民間家釀,可循歷史上千年。

福建老酒傳統釀制技藝蘊藉中國古老的酒曲發酵原理,精選粳糯經蒸煮、拌曲、糖化發酵、榨取、殺菌、裝壇、陳釀等40多道工序,採用紅曲和藥白曲糖化發酵,尤其是藥白曲加入60多種本草植物,形成獨特秘方,歷三年以上陳釀,方得成品。

壽山石雕磨光技藝

該技藝是修飾雕琢細節,清理施工痕跡,提亮石質光澤的一種技藝,是石雕中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一個環節,也是雕刻創作的最后一個環節,這一重要環節可完善和提升作品藝術效果。

壽山石的色澤、質地,隻有經過磨光才能夠充分表露,雕刻的線條、刀法,需要經過磨光修飾,才能將作品的意境、內蘊、光澤度和藝術氣質充分地表現出來,從而提高作品的視覺美感、審美品位與藝術價值。

古書畫修復技藝(曉齋)

曉齋古書畫修復技藝起源於林紹基,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技藝,對技法要求很高,根據古書畫的受損程度其採取的做法各不相同,洗、揭、補、托、全是最核心的幾道大工序(細分的話還有二十多道小工序)各項工序環環相扣,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

修復過的古書畫,要求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觀察,修復過的地方與原畫的筆墨氣韻均是一致的,保証畫面恢復如當初的面貌。

古陶瓷修復技藝

古陶瓷修復技藝是以傳統手工工藝為表現特征,綜合運用有機材料、化學合成材料、模塑成形工具的,使殘損的文物藝術品得以恢復原有神韻的特殊技能。

對古陶瓷進行修復時,修復者需要了解各種保護修復材料的性能、特點,選擇所用材料時,秉承穩定性、相容性、可逆性的修復保護原則,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修復。與此同時,修復完成后的作品還要與原作品保持風格、筆法、色彩上的一致,保証銜接處的自然。

金屬胎體大漆髹飾技藝

金屬胎體大漆髹飾技藝是在金屬器物的表面髹漆裝飾,在春秋時期應用於漆器胎骨的制作,本項目主要對金屬胎體漆器髹飾技藝進行研究、傳承與創新發展。

漆與金屬的結合方式及藝術提升是本項目的研究重點和主要成就,一方面要還原傳統技藝的原始面貌,另一方面要制作出具有時代性的金屬胎體漆器。

福州古建筑營造技藝

福州古建筑營造技藝是福州傳統手工藝在建筑上的應用與發展,使之適應建筑裝飾的需求,集中體現了明清、民國時期福州地區的工藝和藝術成就,是當時社會審美趨勢與社會文化的具體表現,凸顯了福州傳統古建筑的藝術價值。

主要應用於建筑主體為殿堂、廳堂的宮殿、寺廟、祠堂、府第等,為傳統建筑的歷史、發展脈絡與精湛技藝提供了佐証。

福州禮餅制作技藝(百餅園)

百餅園制作生產的禮餅,具有選料精、搭配當、份量足、口味美、品種多等特點,經過原料預處理、制皮等八道規范化的工序流程,品種有“狀元禮餅”“淨素禮餅”等二十余種,受到廣大顧客青睞。禮餅與其他糕餅不同特征在於作為親朋好友、禮尚往來之雅品,婚慶壽誕之壽品。

東張古宋窯制作技藝

東張古宋窯,是宋代福建四大窯之一,以燒制烏金黑釉和青釉為主,現北京故宮博物館館藏了“東張古宋窯黑釉盞”。

東張宋窯黑釉盞與建盞極相似,但在工藝與釉色上,卻完全獨具一格,其產品具有“形體輕靈拙朴,色澤烏金亮黑、古朴耐賞”等特質。

古法傳統糟魚制作技藝

紅糟是福州人自釀的一種紅曲酒(即青紅酒)發酵后所剩下的米渣,也叫酒糟。

它不僅具有獨特的香味和天然的紅色色澤,還具有防腐去腥、提鮮、提味、調色等作用。以紅糟入菜,是閩菜的獨門特色,糟魚更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一道菜。

黃石手工麥芽糖制作技藝

黃石手工麥芽糖制作過程復雜而費時,由小麥和糯米制成,從發麥芽、磨麥芽、芽米混合、發酵等每道工序純手工,在傳承基礎上不斷創新,將飴糖在反復拉扯中凝成餳糖,並裹入花生、芝麻等餡料,遵循祖傳技藝的做糖工序。

南嶼桐南酸棗糕手工制作技藝

南嶼桐南酸棗糕是以天然野酸棗為原料精制而成,酸棗果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特別是植物黃酮具有抗氧化、延緩衰老、保護心血管、養心安神的作用。

酸棗糕制作程序繁雜,有洗滌、煮果、去皮脫核、制胚、翻轉晾晒等工序,自然風干,精制而成,純粹是傳統的民間工藝,不含添加劑和色素。桐南生產的酸棗糕,色澤透明,酸中含甜,口感韌軟,具有開脾健胃、生津止渴、解酒提神等功能。

閩侯骨雕制作技藝

骨雕,又稱“骨刻”,是古老的雕刻藝術,主要選用以食用牛骨骼或牛腿骨作為載體的雕刻。福州現代骨雕總體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以實用性為主的家居骨雕,另一類是以美觀性為主的擺設骨雕。

連江木帆船制作技藝

連江木帆船是福船家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江木帆船保護單位福建泰源船業前身為連江北茭造船廠,是福州地區迄今唯一保存最完好的百年民間造船廠,船身呈弧線型,帆繩用棕櫚纖維打造、錨纜用竹篾和稻杆擰成,船身油漆、船艙門、船體兩側、船尾等部分也各有講究,體現了人文思想、工藝、美術等部分完美結合,表達了海上人向往騰達平安的祈盼與願望。

羅源肉鬆傳統手工技藝

羅源肉鬆制作技藝在羅源有悠久的歷史,作為福州肉鬆的重要組成部分,羅源肉鬆歷經幾代傳承和發揚光大,目前在國內外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肉鬆,又稱肉絨,是用豬瘦肉、白糖、紅糟、醬油、熟油精制成的細絲狀肉食品。相傳是福州官廚林鼎鼎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發明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永泰李干傳統制作技藝

永泰李干,福建省永泰縣特產,福建省名牌產品,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永泰李干是選用永泰縣8-9成熟的芙蓉李鮮果,經過“選果、搖青、預晒、腌漬、復晒、糖鹵、烘干、分選、包裝”等工序精細加工而成。加工后的永泰李干,色澤豐潤,呈棕褐色或黑褐色,肉質柔嫩,組織飽滿,甜中帶點酸。

傳統醫藥

陳氏皮膚創傷治療法

創始於清朝同治5年(1866年),傳承五代至已150多年。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州及其周邊地區,採用暴露治療,創面完全開放不需包扎,提高了皮膚的富氧性,避免包扎輔料的二次皮膚損傷,同時配合祖傳秘方古法秘制的外用特效藥物青霜露使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祛腐的特有功效,具有適用范圍廣、療法新、療效佳、治療費用低的特征。

陳氏中醫外科膏藥療法

陳氏中醫外科膏藥制作技藝和療法一直在家族中世代口傳心授,是福州市民間醫藥秘技之一。運用陳氏中醫外科膏藥制作技藝煉出的膏藥在臨床上運用廣泛,毒副作用小,適應症廣泛。

特別是針對疔瘡癤腫、潰瘍、燒燙傷、癰疽、臁瘡、瘘管等疾病,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林氏心肺理筋術

林氏心肺理筋術以中醫的十二經筋為理論依據,以探病與定位兩法合一、推揉與輸氣雙管齊下、防、治和康復三效通達為手法特征,通過對經穴處經筋的調整來恢復功能,能有效的治療心肺疾病引起的胸悶、胸痛、氣喘、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福州謝國超中醫肛腸療法

源自謝氏痔科歷代傳統療法經驗傳承與現代醫技發展創新的融合結晶。謝氏痔科專治肛腸科疾病,擁有獨特的臨床經驗、理論、手術方式﹔“一靠藥物,二靠技術”,這是謝氏痔科近三代人臨床工作80余年數十萬肛腸病患者治愈考証的經驗總結。擁有獨家祖傳研制秘方:謝氏痔瘡膏、謝氏痔根斷枯痔液、止血散、整腸飲、清滋飲等供臨床使用。

倪氏“高術堂”骨科中醫療法

該療法是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通過十二經絡辨証把握經絡點,運用秘制活絡通經藥茶,結合倪式獨創“循經點推理手法”,治療筋骨損傷的病患,效果顯著。在繼承發揚傳統醫學的基礎上,以氣血、經絡、穴位等學說作為基本理論,運用“氣化”“導引”“理經”“撥筋”“點摩”“推血過宮”“整骨”等手段進行診療。

蔣氏中醫蛇傷療法

以傳統中草藥療法為主,通過蛇傷症狀鑒別不同蛇毒后辯証施治,及時進行結扎、放血、外敷、內服的急救措施,可用於治療眼鏡蛇、龜殼花蛇、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等毒蛇咬傷。蔣氏中醫所用散、膏、霜等源自家族祖傳秘方,其常用藥品有“陸優參”解毒散、蓄毒靈、蛇膽膏、華神膏等,具有清蓄毒、消腫散瘀、化腐生肌、清熱除濕等功效。

民俗

閩都扛齋習俗

“扛齋”是福州方言口語,普通話說“扛(讀gāng)齋”。“扛齋”又稱為“光學”或“光齋”。閩都扛齋習俗可謂古代、近代福州特有的“教師節”。

流傳久遠的閩都扛齋習俗具有深厚的地方傳統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的典型性,賦予學校教育以優美的意境,活動過程倡導尊師崇教,引導勤儉朴素和孝道家風,構建起家校、師生的美好情境,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反映和賡續。

茶幫拜媽祖(福州閩商特色海絲信俗)

歷史上閩商群體、天后宮與會館的關系難分難解。清代活躍於福州的各地商幫,隻有參與外貿且財力雄厚者才具備建立會館的條件,這類正式會館通常稱為天后宮,均必以天后媽祖作為供奉對象。

因而,福建會館和天后宮與我國的海運貿易、內陸地區商埠構建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種獨特的“商會+天后宮”的建筑格局形成了獨特的閩商會館文化,也催生了一系列山海聯動、蘊含閩商精神和閩茶文化的以“茶幫拜媽祖”為代表的福州閩商特色海絲信俗。

福州溫泉“洗湯”習俗

福州溫泉開發利用已有1800年歷史,溫泉浴福州方言稱為“洗湯”,並以溫泉澡堂為主要載體。溫泉澡堂歷史課追溯至唐末王審知統治時期。

福州溫泉“洗湯”習俗融入福州市民生活常態,有著獨特特性的民俗文化現象,在鼓樓、台江主城區溫泉澡堂最為秘籍,並以此為中心輻射全市其他溫泉縣(區),構成福州特有的“洗湯”習俗。

福州龍舟文化習俗(三溪夜渡)

三溪民俗文化是傳統的積澱,端午時節,人們日間外出勞作謀取生計,夜幕降臨,花燈初上,鄰人相邀,競渡龍舟,各顯身手。龍舟夜渡是福建省獨一無二獨有的風土人情,村中有多幅大型彩繪夜渡龍舟場景圖,每逢端午節夜間燈光輝映,溪中龍舟競發,鑼鼓喧天,兩岸及橋上人潮涌動,熱鬧非凡。

根據《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福州古厝保護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十條措施》等法規、文件要求,福州市每兩年新增、公布一批市級非遺項目。涵蓋此次入選的32項市級非遺,福州市現存市級項目215項(其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國家級16項,省級94項)。

(圖文由福州市文旅局提供)

(責編:易雪妍、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