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總工會開展“五送”關愛女職工活動 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總工會舉辦“五送”關愛新就業形態女性勞動者活動。 今年3月,福建省各級工會同步開展送健康、送文化、送權益、送溫暖、送技能“五送”關愛女職工活動。…
福建福安法院針對監護失職情況發出《家庭教育令》 近日,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法院在審理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盜竊案件中,針對監護人監護失職情況,依法發出《家庭教育令》。據悉,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后,福安市法院發出的首份《家庭教育令》。…
福州市首個婦女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在晉安區落地 簽約儀式現場。晉安區檢察院供圖 近日,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區總工會和婦聯會簽《關於建立婦女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協作機制》(以下簡稱《機制》),積極探索婦女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強化與相關部門銜接配合,構筑共管共促共進格局。…
糾正父母監護失職行為 漳州發出首份“家庭教育令” 近日,漳浦法院聯合漳浦縣婦聯,對一起變更撫養關系案件涉及的在校未成年人林某進行回訪,並針對其父母監護失職的情況,向他們發出“家庭教育令”。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后,我市發出的首份“家庭教育令”。…
當眾打罵孩子的“羞辱式教育”違法了 “依法帶娃”時代開啟之后,還有人當眾打孩子讓其下跪?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1月12日7時50分左右,一名女子在北京地鐵7號線上狠狠地捏了孩子的臉,還讓孩子當眾下跪,引得同車乘客紛紛側目。 據同車乘客反映,該女子還拿手打掉了孩子的帽子,孩子連帽子都不敢去戴,接著從孩子手裡奪過手機,抬手又要打孩子。…
福建泉州:責令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職責,承擔家教主體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四條、第十四條、第四十九條之規定,現責令你於2022年1月7日15時到泉港法院南埔法庭接受家庭教育指導。”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人民法院南埔法庭審理了一起變更撫養關系糾紛案件,針對監護人未盡到監護義務的情況,發出了全市首份《家庭教育督促令》。…
漳州龍文區婦女兒童維權服務站正式揭牌成立 近日,龍文區婦女兒童維權服務站在朝陽街道后店社區居委會正式揭牌成立。龍文區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庭長陳婧怡、龍文區婦聯四級主任科員戴藝敏為婦女兒童維權服務站揭牌,朝陽街道婦聯、朝陽司法所等部門以及各村居婦女主任參加了揭牌活動。…
廈門:商場共享童車安全有保障嗎 市民質疑孩子乘坐有隱患 商場內的共享童車。 電動童車是很多孩子喜愛的玩具。…
美妝市場呈現低齡化趨勢 莫讓兒童陷入“美麗陷阱” 市場監管執法人員隨機抽查了兩款兒童化妝品。(記者 陳泥攝) 如今,年輕的父母,都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讓其參加彈琴、唱歌、跳舞等各種演出。…
福州市“茉莉姐姐”家事輔導調解中心揭牌成立 9月28日,由福州市婦聯、福州市中級法院、倉山區人民法院聯合打造的福州市“茉莉姐姐”家事輔導調解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據介紹,“茉莉姐姐”家事輔導調解中心的設立旨在搭建家事調解專業化平台,把調解作為婚姻家事糾紛的前置程序,讓矛盾糾紛化於未發、止於未訴,是全市兩級婦聯與法院系統緊密協作、高效聯動,健全司法領域家事糾紛訴前調解機制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機制,推動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的重要舉措。…
福建寧德成立未成年人綜合保護聯盟 近日,福建省寧德市委政法委、市檢察院、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團市委等17個單位成立寧德市未成年人綜合保護聯盟,並建立未成年人綜合保護聯盟聯席會議制度。同時,寧德市各縣(市、區)、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步成立未成年人綜合保護聯盟。…
婚前可查家暴記錄 曾經的施暴不能隨風而去 為預防和減少家庭暴力發生,義烏市相關部門對發生家庭暴力達到一定程度的人員在婚姻登記領域進行注冊,婚戀對象可查閱對方是否有家庭暴力記錄——這得益於有關信息數據系統的助力,讓公眾看到了家暴治理的新思路與新舉措:反家暴也可以讓信息多跑路,讓百姓更安心。 這種防范,一方面讓可能的受害者知情后做出更加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另一方面是對於施暴者的制約,讓其知道:曾經的施暴並不能隨風而去,往事並不如煙,而是萬物互聯、有跡可循,人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並承擔后果。…
浙江義烏建專門查詢制度 涉家暴?婚姻登記一查就有 結婚登記前,想知道對方是否曾有家暴行為,有地方可以查詢嗎?答案是肯定的!6月22日,浙江義烏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婦聯、市公安、市民政和市數據管理中心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建立涉家庭暴力人員婚姻登記可查詢制度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
福建泉州以公益小視頻助創“平安家庭” 近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強基促穩共創平安家庭行動現場,10部以“平安家庭”為主題的公益科普抖音小視頻首次發布,這是泉州市創新法治教育和傳播法治正能量的一次有益嘗試。 據泉州市婦聯介紹,此次發布的短視頻內容涉及反家暴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防艾滋、禁毒拒毒、反邪教、我與憲法、安全生產、德行泉州、婚姻家庭生活大排查大化解等法律法規相關知識。…
閩清舉辦反家暴宣傳活動 開展法律咨詢服務 25日上午,閩清縣委政法委、閩清縣委文明辦、閩清縣婦聯等部門在梅城鎮乃裳廣場舉辦“11·25消除對婦女的暴力國際日”主題宣傳活動。閩清縣司法局邀請福建麥博律師事務所律師開展了法律咨詢服務。…
浙江婦聯首創生活維權服務類欄目 精准維權更貼心 《離婚后的奪子之戰》《如何擺脫家暴旋渦》《婚約背后的彩禮紛爭》……從9月7日起,每周六18:15,在浙江經視頻道,都會出現一檔由浙江省婦聯首創主辦的生活維權服務類節目——《娘家人》。 該節目以關注千家事之態,深入全省各地第一線,深挖婦聯干部和婦女維權志願者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溫暖故事。…
前夫贈予情人的款項屬夫妻共同財產 妻子離婚后追回260萬元 昔日企業高管盧某落馬,妻子連某與其離婚后發現,兩人婚姻續存期間,盧某養著一個情婦。除了每月給情婦“包養費”外,盧某甚至用貪污所得為情婦買房買車,用夫妻共同財產供情婦日常開銷。…
相親平台消費陷阱多 維權舉証難 據公益性消費投訴平台“聚投訴平台”稱,今年上半年共受理全國消費者對婚戀交友行業有效投訴量1686件,當期確認投訴解決量993件,解決率58.9%。從投訴問題類型看,主要包括夸大服務效果、退款難等。…
女子來榕會網友找工作花光錢餓暈街頭 警民伸援手 重慶女子千裡迢迢來榕會網友,兩人相約一起找工作,誰料相處幾日后網友不辭而別,女子身無分文在旅館裡挨餓一日后,出門又餓又累暈倒街頭。前日下午,鼓西派出所接到群眾求助,將這名女子接回派出所,為她提供飲食后,將其送往救助站,助她返回家鄉。…
福建泉州建立性侵未成年人強制報告制度 近年來,福建省泉州市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呈逐年增多的趨勢,為此,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建立廣泛的涉少糾紛化解聯盟。該聯盟由泉州市委政法委、市中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婦聯等13家單位和部門組成,形成了司法力量、行政力量、社會力量等多元協作參與的新型涉少糾紛綜合協調解決機制。…
通過游戲來保護自己身體權 廈門市首次舉辦小學生性教育夏令營 廈門首個小學生性教育夏令營在康樂小學勇敢開營,小學生們通過游戲來保護自己身體權,還看了一部描寫性侵的影片,不過,原本要學習使用衛生巾的環節,最后改為“紙上談兵”。 這一性教育夏令營是由康樂小學和湖裡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共同舉辦的。…
破解“懷孕報備”尷尬還須制度發力 ● 法律對懷孕女性職工規定了特殊的勞動保護制度,婦女有按照國家規定生育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任何單位不得侵犯婦女生育自由的權利。 針對“大學女職工未報備懷孕被罰”一事,河北傳媒學院29日晚通過官方微博表示,校方相關部門在執行有關規定的過程中存在不夠規范的問題,決定撤銷相關文件,將對有關規章制度及執行和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廈門一月子中心遭投訴 “萬元產后修復套餐”難退款 購買了萬元產后修復套餐,無合同、無收據,離開月子中心后,不僅使用難,還退款難?近日,有市民撥打968820反映,月子中心出現了預付款、退款難的情形。記者調查了解情況,並對律師進行咨詢。…
嚴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廈門湖裡區檢察院獲評全國“青少年維權崗” 未檢檢察官代萍竹到壹花幼兒園,開設“預防性侵,如何做孩子的保護者”親職教育專題講座,為30多名幼兒家長開展預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實例分析。 ▲未檢檢察官合影。…
繼母與生父離婚后去世 繼女要求繼承遺產獲支持 繼母與生父離婚后去世,與繼母並無血緣關系的子女想要繼承其遺產,是否合理?日前,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審結了這樣一起案件,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李莉(化名)訴稱,其系李先生與前妻生育之女,李先生與王女士再婚時其尚未成年,王女士沒有子女。…
反家暴宣傳需要網友多“打卡” 一項法規和政策以什麼樣的“打開方式”才能真正走進公眾內心?在互聯網時代,引發網友大討論無疑是最親民的“科普”方式。近日,有專家針對一些家暴案件建議建立家庭暴力施暴者黑名單,讓家暴列入黑名單的人將來在評獎、獲得榮譽、申請信用卡,甚至申報有關政府採購的項目方面,都應當採取一票否決的制度,讓他(她)一次施暴,處處受限。…
福州長樂法院推出離婚証明書 保護隱私化解尷尬 為進一步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充分保障離婚案件中解除婚姻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的個人隱私,日前,長樂法院推出離婚証明書制度,並出台《出具離婚証明書的規定》,以此推進家事審判和工作制度的改革創新。 該証明書封面標有“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民法院離婚証明書”字樣,正文僅包含雙方姓名、性別、身份証號、判決離婚的裁判文書案號、生效日期等必要証明信息,落款處加蓋長樂區人民法院院印,此外並無其他信息。…
福州一女子遭遇升級版“騙子來電” 存款不夠網貸湊 大學畢業剛步入社會,女青年小林遭遇升級版“騙子來電”,好不容易積攢的1萬元存款全被騙光,她在騙子誘導下網貸的5萬多元也全被騙走。昨日,小林撥打本報新聞熱線968800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希望他人引以為戒。…
被催婚花數千元租對象 租友平台陷阱重重 租個對象見父母。近年來,各類租友網站、App興起,成為社交新渠道和不少單身男女應對父母催婚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