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步道。
昨日,高新區水西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期正式開街,漫步在明清古街場景中,讓人仿佛走進了舊時光。
古街文化氛圍濃厚
“中國進士文化博覽園”“明朝官宦宅第古建筑群”“宗族文化活態展示地”……這些高大上的稱呼,描述的就是水西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可見該街區的文化氛圍相當濃厚。
昨日,在明代宅第的街區環境中,一批身著明代服裝的人員進行“穿越回明朝”情景再現活動,讓游客看了大呼過癮。
南嶼鎮鐘靈毓秀,有許多非遺傳統工藝。在昨日的活動現場,“琴棋書畫詩酒茶”等元素及富有南嶼特色的竹編、牛角梳、根雕、線面等進行集中展示,呈現當地的歷史文化底蘊,再現明代的市井繁華。
據了解,水西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期景觀結構以太平山“旗山第一峰”至“人瑞坊”牌坊官船碼頭為中軸,分為明朝古街形象區、文化展示休閑區、錦溪濱水休閑區、太平山生態休閑區、民俗體驗區等功能區。
還有“好戲”等你賞
現場導游介紹,水西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有8座氣勢恢宏的明代大宅。
據了解,“水西林”三個字來源頗有趣:明朝正德年間,北嶼村人林春澤與福州城門林浦人林炫同朝為官。為了方便區分,正德帝根據林浦居福州之東、北嶼居福州之西,分別稱二人為“東林卿家”“西林卿家”。北嶼人以此為榮,便將村名改為“西林”,又因錦溪從村前流過,有水向西倒流之奇,故世人稱其為“水西林”。
2008年,同濟大學古建筑系教授路秉杰考察后,曾表示“水西林明朝古建筑群,全國少有”。2013年2月,作為明清時期福州官宦府第建筑群的典型實例,水西林古街入選第八批省級文保單位。
正月初一到初七,水西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將有南嶼鎮特色傳統習俗表演,如大頭娃娃、肩頭戲、十番樂等,讓游客盡享南嶼鎮傳統文化韻味。(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