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6月2日電(陳博)沙坡尾,是老廈門的縮影,也是廈門網紅旅游打卡地。五年前,隨著舊城區改造進程的推進,沙坡尾避風港內的漁船陸續退出,漁民漸漸上岸轉產轉崗,沙坡尾成為了今天的模樣。此前,這裡是廈門港的起源之地,從清代起便作為漁船的避風港使用。曾經擠滿漁船的避風港景象漸漸被人們忘卻,而屬於老沙坡尾的那一份寧靜卻完整地呈現在油畫家張及時的畫布上。
日前,第六屆廈門市文學藝術獎獲獎名單揭曉,共有66件作品上榜,廈門中青年油畫家張及時憑借早年創作的油畫作品《美麗廈門·藍色的沙坡尾》榮獲本屆廈門市文學藝術獎一等獎。
“這裡有著太多廈門人兒時的回憶,沙坡尾見証了幾代廈門人的成長,經過歲月的洗禮,沙坡尾如今正悄悄風華淡去。”談起獲獎作品,張及時說,避風港內曾經匯聚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漁民,每當夜幕降臨,港內萬家燈火通明,漁船首尾相連排列,漁民們以船為家,大人們在納涼聊家常,孩子們在甲板間嬉戲,他們肩負著家鄉親人的希望和思念,編織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張及時1974年出生於泉州晉江,現定居於廈門,他自幼學畫,從藝30年來,已繪制廈門主題油畫作品數百幅。“因為廈門是我的生活上的第二故鄉,更是藝術上的精神故土,畫身邊熟悉的風景,更能傾注個人的情感,也更能創作出打動別人的作品。”張及時表示。
用畫筆記錄廈門這座城市的變化,將鷺島美景收納於方寸畫布中,張及時說,他要用手中的畫筆記錄廈門更多的點點滴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