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
福州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是一座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裡有眾多古厝,它們的雕梁畫棟,巧奪天工,讓每一位游覽福州的游客沉醉於這裡的閩都文化與人文風韻。
1.福州古厝游——古塔系列
烏塔、白塔、羅星塔、閩侯鎮國寶塔、聖壽寶塔、連江仙塔
2.福州古厝游——古橋系列
星安橋、三通橋、萬壽橋、彬德橋、迥龍橋
福州古厝游
古塔
有人說,一座塔承載了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美學等諸多元素,是一座文化的豐碑。游覽一座寶塔時,能夠感受到其中蘊藏的許多美好祈願。
景點推薦:烏塔、白塔、羅星塔、閩侯鎮國寶塔、聖壽寶塔、連江仙塔
烏塔&白塔
“三山”與“兩塔”,一直是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稱的標志性建筑。“三山”裡的烏山與於山,正是烏塔和白塔的所在地。
烏塔 | 林影
烏塔位於福州烏石山東麓,原名“崇妙保聖堅牢塔”,因塔身以黑色花崗岩建造,通體烏黑,所以又被人們稱作“烏塔”。
出游攻略
:福州市區乘坐K1、16、25等公交至“烏山路口”站下車,向烏山歷史風貌區方向步行約五分鐘即可到達。游過烏塔之后,不妨再順便到邊上的三坊七巷歷史風貌區與東街口商圈逛一逛,感受福州這座城市古老與現代不同的魅力。
白塔 | 城市印象文藝社
與烏塔遙望的白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位於於山山麓,該塔是唐代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為超度父母亡靈而建造的,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白塔原先並不“白”,明代嘉靖年間寶塔遭遇大火被焚毀,后來經過鄉紳張經等籌資重建,建成后用白灰粉刷塔身,因此后來得名“白塔”。
雙塔夜景 | 王敏烽
白塔與烏塔相距不遠,是福州城市標志性建筑之一,每當夜幕降臨,雙塔的燈光就會點亮,一黃一白的兩座燈塔在夜色中美的格外矚目。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閩都文化,一定要來雙塔逛一逛哦。
羅星塔
羅星塔 | 劉志臻
福州閩江下游三水合匯處有馬尾港,港上有羅星山,山頂屹立有一塔,這就是著名的羅星塔。羅星塔是國際公認的航標,也是閩江的門戶標志,有著“中國塔”的美譽。
人們依塔而開辟出一座公園,就是現在的羅星塔公園。漫步園內,綠樹環繞,登高望遠,這裡成了市民游客放鬆身心的好去處。2015年,全國首屆青運會聖火在羅星塔下點燃採集。
羅星塔| 福州新聞網
閩侯鎮國寶塔
鎮國寶塔| 遇見閩侯
在侯官路北段閩江邊,是一座高6.8米、七層八角的花崗岩實心寶塔。塔身刻有“鎮國寶塔”字樣,端庄簡朴,渾然一體。
侯官鎮鎮國寶塔位於閩侯上街鎮侯官村,始建於唐代,重建於五代閩國時期。因此地在當時經常受到水災的侵擾,縣令便聽從游方僧人之言,在此建塔以鎮水妖,於是就有了這座護鎮塔。
聖壽寶塔
聖壽寶塔 | Marvi
聖壽寶塔又名三峰寺塔,位於福州市長樂區吳航街道南山(塔山)。寶塔內飾有佛教故事精美浮雕,是研究宋代建筑石雕藝術的珍貴實物。聖壽寶塔當年是俯瞰太平港的瞭望塔,也是鄭和下西洋船隊進入太平港的航標塔。
連江仙塔
連江仙塔 | 網絡
在連江,有這樣一座隻有兩層的“怪塔”,它就是連江仙塔,當地也有人稱之為“無尾塔”。仙塔以精美的石構雕刻而聞名,塔基上雕刻有海浪形波紋,上面履以蓮花形塔座,塔的八個面雕刻有圖案迥然不同的浮雕,這些雕刻作品生動傳神,令人目不暇接。
福州古厝游
古橋
福州城區內水系發達,河道縱橫交錯,眾多河道造就了福州多橋的特點。福州古橋不僅數量眾多,且造型獨特優美,有著難得的美景。
景點推薦:星安橋、三通橋、萬壽橋、彬德橋、迥龍橋
星安橋&三通橋
星安橋與三通橋都位於福州上下杭歷史風貌區內。上下杭早年是福州的商業中心和航運碼頭。這片曾經以商業的繁華而聞名的古老街區,一直以來是民俗、史學專家們研究福州商業發展歷程的重要地方。
星安橋 | 福州晚報
上下杭內的星安橋,靜靜地矗立在河上,見証著百年來這裡的滄海桑田。
星安橋建於乾隆丙午年(1786年),嘉慶、光緒、宣統和民國年間都曾重修過,石構拱橋,二墩三孔。橋上原先有棱有角的石板,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變得平潤圓滑。
三通橋 | 林致凡
橫跨三捷河兩岸的三通橋,已陪伴雙杭的人們走過了無數歲月。
三通橋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花崗石二墩三門拱橋。橋欄石板有“嘉慶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題刻,至今保存完好。所謂“三通”,是指城內三條小河通過此橋,東通小橋,西通三保,南通新橋仔。河流、水位沒改變之前,三條小河同時在橋下漲潮、退潮的奇觀,令人拍手叫絕。
萬壽橋
萬壽橋 | 囊郵齋
萬壽橋位於國貨西路南公園正門左側的一個巷子裡。在這條巷口,橋的兩端,各植有一株榕樹,其軀干向前伸延,覆蓋了這個橋面。這裡成為臨近住家夏日避暑遮陰的好去處。萬壽橋巷口對面的琯后街40號,有柔遠驛(俗稱琉球館),是古琉球國使者和商人住宿安頓的居所。現為福州市對外友好關系史館。
彬德橋
彬德橋 |囊郵齋
彬德橋位於福州市台江區幫洲街,始建於明,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6年),橋長28.7米,寬2.7米,花崗石二墩三門拱橋,橋側有“彬社重造光緒丙申”、“民國七年戊午彬社三次重修”題刻。
這座橋是福州目前保留下來的少有的平梁與拱橋結合的橋梁,這種建造手法既體現了拱橋的美觀,也便於大型船隻過往通行。1992年,彬德橋被列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迥龍橋
迥龍橋 |菜菜_敏
在閩安古鎮前有一條橫跨江面的長橋,這就是迥龍橋。
迥龍橋始建於唐朝,又有飛蓋橋、沈公橋的別名,是連接邢港與閩安村重要的交通通道,1991年迥龍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福州現存最古老的石橋之一。
迥龍橋 |小敏齊萌萌
迥龍橋四墩五孔,走在寬厚的橋面上,耳畔掠過清爽的涼風,遠眺閩安村的美景,不失為一種愜意的享受。
福州這麼多的古塔、古橋,都在等待著與你分享它們的故事。找個時間,一起去逛逛吧!
來源:遇見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