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獲評“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2021年06月08日14:37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近日,國內96個縣(區、市)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福建3地入選,廈門市集美區名列其中。

近年來,集美區堅持教育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以制度引領,通過創建勞動示范性學校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鼓勵區內各學校開設專題課程、開展豐富活動等,全面推進全區中小學校開展勞動教育,並取得了良好成效。

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

如今,在廈門市集美區李林小學,勞動教育課已成了一門“常態化”課程。該校專門開辟教學基地“耕讀園”,定期組織孩子們進基地勞動、學習。

李林小學勞動教育。 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數據顯示,集美區目前61所中小學校已有45所學校建有校內勞動實踐基地。各校“因校制宜”,農村學校讓學生在廣闊農田裡找到勞動的責任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城市學校則建立勞動新天地,結合“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理念和產業新業態、勞動新形態,開發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或課題研究,形成“一校一品”的勞動教育模式。

此外,集美區半數以上的區屬學校,都已自編了勞動教育校本教材或指導手冊,有4所完全中學還編訂了《勞動教育與實踐指導手冊》。部分學校甚至嘗試實施勞動周,力圖培養學生勞動意識以及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英村幼兒園勞動教育。 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悉,近年來,集美區注重整體優化學校課程設置,將勞動教育納入學校課程方案。其中,該區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用技術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要求轄區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每周不少於1課時,高中納入必修學分,中職學校開設不少於16學時的專題必修課。

推行勞動教育成效良好

在建中的“集美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是廈門市目前規劃最大的區級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該基地位於集美區灌口鎮,總投資超2億元,建成后不僅能滿足集美轄區中小學生勞動實踐需求,還可輻射廈門全市中小學,並肩負對台研學和勞動教育交流的“任務”。

這是集美區著力推行勞動教育的新手筆之作。近年來,該區充分挖掘可利用資源、不斷將勞動教育“擴容”,還著重鼓勵、激發轄區各校盤活校內閑置用地,創設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場所。

杏濱小學勞動教育。 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系列舉措下,2020年底,廈門“第一批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單位”名單揭曉,全市29家單位入選,其中,集美區17家榜上有名,並有7所學校獲評第一批市級中小學勞動教育示范學校,為該區此次獲評“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17家市級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涵蓋了傳統工藝、農林業、工程工業、科研、職業體驗等不同板塊,不僅開發出獨具特色的集美研學系列課程路線,還建立了“農業+”“生態+”“工業+”“制造業+”“科技+”等勞動教育實踐模式和特色課程,已服務師生逾45萬人次。

如今,集美區還著力整合現有25家區級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和17家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致力於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還積極協調、引導區內企業公司、工廠農場等社會組織開放實踐場所,推動有關企業與學校進行校企合作。目前,該區正試點推廣區內一家知名家政服務企業進校園開設家政課程和家務技能培訓。(余乃鎏 張建全)

(責編:吳舟、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