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帶著感情下基層,實打實地問民情”——“四下基層”發源地展覽引發感悟
人民網寧德12月30日電 (錢嘉禾、林曉麗)走進寧德市霞浦縣信訪接待下基層展覽,“把心貼近人民”六個大字映入眼帘。展覽中的一幀幀相片、一件件物品、一面面展板,記錄著多年來黨和政府扑下身子、扎根基層,和群眾“心貼心”的故事。
走進寧德市霞浦縣信訪接待下基層展覽,“把心貼近人民”六個大字映入眼帘。人民網 焦艷攝
正參觀著,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一級巡視員李江便在其中一面文字展板前停下了腳步。展板上記錄著:曾經,閩東山高路遠,各縣到寧德都要翻一道又長又陡的嶺,當地群眾坐車到最近的一個縣城也要兩三個小時,減少奔波、方便辦事成為百姓的心聲。
“‘四下基層’,就是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看到這兒,李江很有感觸,“在四川,我們為了當好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設立了‘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各級人大代表也走進‘田間地頭’,坐上‘農家炕頭’,面對面了解群眾疾苦、傾心聆聽群眾呼聲,奮力推動民生改善,讓群眾‘代言人’的形象實起來,‘活’起來。”
嘉賓們前往霞浦黨校,觀摩霞浦縣信訪接待下基層展覽。人民網 焦艷攝
12月28日,2022年網上群眾工作峰會在福建寧德舉辦。會前,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中央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地方黨委政府有關負責同志及專家學者,一同走進霞浦縣信訪接待下基層展館,切身體會“四下基層”的扎實工作作風,學習領悟堅持“人民至上”的深刻內涵。
寧德市霞浦縣是“四下基層”(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的起源地,30余年來,這項工作制度在當地傳承,生生不息並不斷深化拓展。
嘉賓們在觀摩霞浦縣信訪接待下基層展覽。人民網 焦艷攝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堅持深入農村一線,‘零距離’感知群眾冷暖,‘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嘉賓中有不少在一線做群眾工作的干部,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時不時發表這樣的感觸。
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副主任、一級調研員馮穎義從事群眾工作多年,她說,這些年,為落實首都超大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能力要求,北京12345市民熱線服務平台作為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主渠道,在“接、派、辦、評、報、宣”等環節承擔了重要任務。
“深入學習‘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后,我的收獲非常大,隻有帶著問題、帶著感情下基層,用實打實的態度聽民意、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才能搭起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暖心橋’。”馮穎義說。
嘉賓們在觀摩霞浦縣信訪接待下基層展覽。人民網 焦艷攝
如何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隨著講解員的介紹,一面題為“四下基層為民辦實事”的照片展板給出了答案:現場辦公解決群眾訴求、深入小區接訪、深入田間地頭調研、進社區宣傳普法……
“我們要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駐足照片展板前許久,雲南省信訪局一級巡視員鄧培煜表示,“四下基層”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要把群眾的小事,當作我們的大事,到群眾中間去尋找答案,多學多聽多看,拜群眾為師、向基層學習,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展覽有不少“四下基層”的生動案例。人民網 焦艷攝
一枝一葉總關情,身體力行問民情。“這些真誠辦實事的情懷和擔當,讓我內心深處充了溫暖和感動。”湖南省委辦公廳四級調研員閆光輝建議,“四下基層”應作為一項重大主題活動,長期在各級黨政機關開展,讓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新光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