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農村民居,也能成為亮麗風景線

2020年01月06日09:50  來源:東南網
 
原標題:福安:農村民居,也能成為亮麗風景線

  因村施策 科學規劃

  福安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堅持分類指導、一村一策,對民居建筑風貌進行規劃設計,分傳統型、新建型、混合型三種類型。傳統型村庄重在保護傳統格局,做到“修舊如舊”,留住鄉愁記憶﹔新建型村庄著眼於與周邊自然景觀的協調,重點整治“裸房” 及不協調建筑,注重色調素雅,彰顯整體風格﹔混合型村庄的新老房子整治以協調相適為重點,並輔以綠化景觀點綴,重塑村庄風貌的完整性。

  鎮村兩級干部進村入戶,努力在“我的房子我做主”的呼聲與“統一規劃、統一色調、統一風格”的要求中尋求“最大公約數”,既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又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技術方案和施工圖則的標准。住建、林業、城市管理、自然資源等部門互相配合,抽調干部組成業務指導組,每周指派專人下村指導,與鄉鎮指揮部協同聯動、合力推進整治工作。

  參與整治的村庄,不約而同更新了村規民約,其中共同的一條就是,每隔兩天,1至2戶家庭要作為志願者,參與全村衛生打掃。

  環境之美,家家共建,人人共享。福安村居改造由點到面逐漸拓展,既提高了鄉村顏值,也提升了村落氣質,實現了從“戶景”到“院景”再到“村景”的升級,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

  困難群體 幫扶兜底

  走進甘棠鎮觀裡新村,寬敞整潔的村道串聯起一幢幢新民居和村內的古民居。老房子經過指導修繕,繼續保留著歷史印記,傳承著鄉村文脈,並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與整村環境融為一體。

  “觀裡村的優美環境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這也得益於政府給的‘大禮包’。”觀裡村支部書記黃春安說。根據福安市相關規定,建筑屋面平改坡補助5000元,外牆立面按照30元/平方米標准進行獎補。

  在改善居住環境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為幫扶困難群眾,福安市還積極協調農業銀行、農信社、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授信支持和放貸力度,滿足群眾建房改造等實際消費需求,緩解籌資壓力。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等困難群體,採取資金補助、幫助施工和鄉鎮酌情兜底等方式幫助解決。

  溪尾鎮下邳村的低保戶余細弟看著自家原來一層的磚房變成粉刷一新的青瓦白牆兩層半的小樓房,心裡十分感動。下邳村村主任陳秋盛說,村委幫助余細弟申請到農業銀行貸款,鄉鎮酌情兜底,再加上政府的獎勵補助,余細弟的房子也順利提升了顏值,還加蓋了一層半,滿足老余一家五口的住房需求。(福建日報記者 庄嚴 通訊員 郭雅明 李瑩 文/圖)

(責編:陳藍燕、吳舟)